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实话世经/国企改革维护市场公平环境\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 程 实

2020-09-25 04:23:5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国企改革是四十年来改革开放进程的核心主题之一,也取得了突出的阶段性成就。在中国经济逐步形成双循环新格局的背景下,深化混改、提升国有资产的资产证券化率有望带来双重正向外溢效应。一方面,在当前贸易摩擦加剧、保护主义回潮的背景下,加大混改力度将促进“竞争中性”和“所有制中立”,有利於中国企业在全球获得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巩固和重塑外循环。另一方面,国企上市有望兼顾“管资本”与“稳民企”,不仅有利於去槓杆和防範风险,也减少了对民企在间接融资方面的挤出效应。

  作为具有系统重要性的经济主体,国企改革是改革开放的核心主题之一。以工业领域为例,自加入WTO以来,中国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的规模增长迅速,但在全部国有和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中,当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规模仍佔约40%,其中国有企业、国有联营、国有独资公司资产佔比近17%。国企改革不仅涉及到计劃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也因其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平衡政府与市场关係、逐步开放行业准入等高度相关而贯穿中国改革开放历程。

  回顾四十年来,中国国企改革通过建立市场、创造经济主体、引入竞争、重塑激励机制,不仅释放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潜在动能,改善了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了要素的有效流动,也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责任,保证了国计民生关键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并培育了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为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加大混改力度将促进“竞争中性”和“所有制中立”,有利於在全球获得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十九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在2018年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上,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也强调,“为解决中国经济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我们将加快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加强智慧财产权保护,并考虑以竞争中性原则对待国有企业”。事实上,竞争中性早在逾二十年前就由澳洲提出,强调国有企业并不能因其所有制因素而享有淨竞争优势,而OECD(经合组织)也在2012年提出其包含企业经营形式、成本确认、商业回报率、公共服务义务、税收中性、监管中性、债务中性与补贴约束、政府採购等八项内涵。

  在当前贸易摩擦加剧、保护主义回潮的背景下,国企可能带来的竞争扭曲再度成为全球多双边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关注焦点和潜在分歧点。所以,中国国有企业要想在未来的全球经贸规则中免遭歧视性待遇,在“所有制中立”的基础上公平参与国际竞争,必须首先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随着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开放将进一步从“特例”变为“惯例”,国企积极主动接受国际通行标準,也是顺应全球化和市场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上市有助降低负债

  国企上市有望成为破解去槓杆和民企融资难题的新工具。从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看,非国有企业、央企、地方国企之间并无明显差异(均为60%左右)。但从整体的企业指标看,国企非上市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均高於上市企业,而非国企资产负债率仅为26.6%,显著低於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

  2018年9月,《关於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指导意见》指出,“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机制,强化监督管理,促使高负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尽快回归合理水準,推动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到2020年年末比2017年年末降低2个百分点左右,之后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基本保持在同行业同规模企业的平均水準”。从此意义上讲,推动国企上市有助於降低国企仍然较高的槓杆率,防範化解重大风险。

  此外,在贷款佔社会融资比重超过七成的中国金融系统中,民企更加依赖於间接融资但融资能力却与其在经济体系中发挥的作用不相匹配。比如,仅从境内人民币贷款余额看,对於中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除国有与集体之外的企业佔比均值在五成以上。由此可见,如果能优化国企的融资模式,也有望减少对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在间接融资方面的挤出效应,缓解其融资“难”和“贵”的压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