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明观四海/打造大湾区高等研究院\梁海明 冯达旋

2020-09-26 04:24:0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中国去年基础研究经费佔比约百分之六,低於科技强国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三十的水平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粤港澳大湾区若能建设成为世界级基础研究重镇,打造如世界著名基础研究机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式的、不隶属於大学的独立科研机构,在政府规劃、政策制定和资源安排方面把基础研究摆在更显要位置,不仅利於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发展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也能助力中国应对愈发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和核心技术垄断,更能通过科技创新和突破以应对气候变暖、人口爆炸、能源枯竭等人类的共同挑战。

  通过基础研究所产生的新理论、新知识、新原理、新定律,看似“无用”,因无法像技术开发所产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般实用。但“无用之用”实际有“大用”,作为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基础研究的突破可产生颠覆性技术,引领科技革命及改变人类世界。当前,约90%的现代技术革命成果,便源於基础研究及其他原始性创新。

  例如,我们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机,就凝聚了众多基础化学、物理的研究成果,简单而言,没有量子力学及电磁学,就不会有智能手机。手机的各部分都是基础研究的成果,如导电聚合物(用於手机屏幕)是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集成电路是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巨磁阻效应(用於手机储存)是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半导体成像器件是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锂电池是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等,应用了八项诺贝尔奖研究成果的智能手机,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全世界。

  中国科研投入不足

  近年来,为捕捉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藥技术、空间技术等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虽对科研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由於产业发展重规模轻基础,重投资轻研发,研究考核重论文数量轻质量等原因,导致当前基础研究以跟踪为主,缺乏原创性和引领性研究,且基础研究投入力度不足,如2019年全国用於基础研究的经费仅为1209亿元人民币,仅佔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的约6%,远低於科技强国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基础研究经费高达15%至30%的佔比。

  对此,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提出了解决中国基础研究现有困境的源头问题,那就是要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研究,布局建设前沿科学中心,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面向世界汇聚一流人才,吸引海外高端人才等的措施,以期摆脱基础研究现存困境,建构基础研究新格局。

  要达成目标,非一日之功,须久久为功。对此,笔者建议可将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全国加强基础研究的试验区,通过大湾区“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三个自贸片区、三种货币、五间世界一流大学”的独特优势,打造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式的独立科研机构,以破除影响基础研究的瓶颈和制约,加强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激发各类基础研究机构的活力,建成世界级基础研究重镇。

  作为一个私立、独立、非营利的研究机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於1930年创立,始终致力於对未知世界进行无涉利益、纯粹的基础性研究、探索,曾在此工作的爱因斯坦等33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不仅助力美国发展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为全球经济、社会带来根本性改变,也引领了各国学术发展潮流。

  广纳人才独立治学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之所以成功,至少有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不隶属於大学。国内虽然已成立不少“高等研究院”,但几乎均隶属於各大学。相反,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虽在创立初期,曾短暂租借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办公室,但二者并无隶属关係。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通过与普林斯顿大学、罗格斯大学等高校地理位置临近的优势,合作密切,除开展研究项目,联合编辑学刊,还出席彼此的讲座,参加研讨会,通过这种“高手过招”、互相切磋的方式,研究院的学者们与大学的教授、学生们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其二,小而精、学术氛围自由。高等研究院致力於鼓励和支持科学和人文领域的基础性研究,下属历史、数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四大学院,虽然只有不到30名终身教授,但他们均是具有非凡才能且痴迷於基础研究的世界级学术大师,能在自由无限制的学术环境中,不受任何考核、无需汇报、没有教学任务、科研资金或者赞助商的压力,能够全神贯注地、天马行空地、快乐地进行基础研究,以及通过各类学术活动、讲座,打造互相借鉴、学科交叉的繁荣、可持续的智识环境,以此产生突破性研究成果。

  其三,广纳国际科研人才。高等研究院深具开放性、国际性和流动性,可供世界出类拔萃的学者、学生申请客座研究员、助理研究员、访问学者等职位,至今已接纳了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的逾5000名学者、学生。他们通过前来研究、学习,不但可向极负盛名的科学家请益,更能接触、参与最新学术研究方向、最前沿的研究工作,还能暂时摆脱教务和一应俗务,聚精会神地进行基础性研究。

  其四,经费充足。高等研究院虽小但极富,一是得益於各类个人捐助和私人基金会捐赠,其捐赠基金如今已高达7.41亿美元,教授人数比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多10倍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其捐赠基金虽有约30亿美元,但按照人均计算,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可谓是“富得流油”。二是高等研究院通过捐款基金,设有专门投资团队通过投资获取回报,以此为研究院运作提供经费。三是美国联邦政府、新泽西州政府为高等研究院提供专项研究资金。四是一些客座研究员也带来了国外基金会、外国政府的资助。“财大气粗”的高等研究院,不仅可为基础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经费支持,还能为研究人员提供优厚的经济待遇,解决其后顾之忧。

  区内选址广州为佳

  通过上述的分析,笔者建议,除了可考虑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香港特区、澳门特区的各大学附近,成立独立的高等研究院之外,也可考虑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附近,参考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和普林斯顿大学的成功合作模式,设立独立的“大湾区高等研究院”。

  首先,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总开关”,“大湾区高等研究院”可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重点推进的数据科学、机械人与自动化系统、人工智能、先进材料等新兴和前沿领域提供助力。其次,“大湾区高等研究院”也可加强与附近的广州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研究项目合作、学术交流,互相促进。再次,“大湾区高等研究院”设在广东省会广州,有利於吸引来自多地的经费支持,让科学家们能更安心地在基础研究方面进行自由探索。最后,广州南沙区是自贸片区,对於吸引国际人才、税收优惠等方面有先行先试政策,有利於吸引各国科学人才前来。

  当然,设立“大湾区高等研究院”,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级基础研究重镇,说易行难,但正如科学家精神,既要具备仰望星空、超越现实的境界情怀,又要保持脚踏实地、面对挑战的活力状态,如此唯其艰难,才更显勇毅;唯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作者梁海明为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冯达旋为丝路智谷研究院首席顾问)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