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实话世经/向内发力 向外突破\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 程 实

2020-11-07 04:24:0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经验的镜鉴,不局限於表面的相似类比,还需深入到底层的逻辑规律。1913年前后,美国之所以能够受益於“外循环”而不受制於“外循环”,关键是长期聚力并以合理次序推动了“双升级”;以产业升级为先导,辅之以方向準确的投资,进而激活消费升级,在供需两端启动“内循环”的自我强化,最后再以“内循环”去重塑“外循环”。面对全球化的历史性困局,2020年的中国与1913年前后的美国高度相似,由此中国“双循环”也并非走向“闭关自守”,而是选择通过向内发力,为高水平开放打开向外空间。

  以产业升级为先导,迈向价值链中上游。笔者认为,“产业升级”这一庞杂的概念,最终可以归结为两大核心问题:1)生产什麼;2)如何生产。从这两个维度来看,1913年前后,美国产业体系完成了双重质变:

  其一,优势产品高附加值化。19世纪,美国在全球产业体系下的比较优势长期停留於低附加值的原材料,但依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进步,1900至1913年美国在全球工业製品领域(当时的高附加值领域)佔据了新优势,其工业製品的出口逐步超出原材料出口及工业製品的进口,显著提升了附加值视角下的贸易盈余,使美国跃升至全球价值链的头部。

  其二,生产方式现代化。为了最大化发挥技术进步的红利,这一阶段美国的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软、硬层面的同步进化。从硬件方面,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当时的先进业态)加速转变,1900至1910年出口产品的资本/劳动比率较1890年大幅提升。从软件方面看,“福特制”、“泰勒制”和流水线迅速普及,以大规模生产的方式扩大了美国在高附加值领域的产业优势。

  激活消费升级,形成供需两端的良性互动。产业升级为消费升级奠定了两大基础。得益於大规模生产,居民能够以相对低廉的价格享受汽车等高附加值商品。“高薪低价”的剪刀差,从根本上夯实了居民的消费能力,但收入不是决定居民消费的唯一因素,还需要适宜的消费场景和消费习惯作为“催化剂”,系统性地提升居民消费倾向。在该阶段中,两种投资恰好填补了这一短板,以网络化的方式迅速普及新的消费场景。

  反全球化困局待解

  当前全球化浪潮所陷入的困局,看似是由特朗普政府政策转向、新冠疫情衝击等一系列“黑天鹅”引致的意外之变,实则是历史因素层层累积后的必然之果。从全球来看,过去数十年,部分发达国家在获取全球化红利的同时,未能处理好内部的红利分配问题,导致贫富差距和社会矛盾不断扩大,推动内部民粹主义、外部保护主义的双重涨潮,进而从全球化的领导者转向“退群者”,全球化体系亟待新一轮重构。从中国角度来看,一方面,改革开放四十余年间,中国向全球分享自身的“人口红利”、“资源红利”,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但是另一方面,要素驱动型的粗放式增长已经难以持续,较低水平的对外开放边际效益递减。中国对外开放亟待走向更高水平,以新方式满足自身高质量发展需求,并对全球经济产生可持续的正向外溢。

  针对上述形势,“双循环”新格局有望为高水平开放构建“外题内解”的解题路径。展望未来,阻碍中国开放的桎梏主要在外部:一是意愿问题,既在逆全球化思潮氾滥之际,如何让全球经济愿意更加深度地接纳中国;二是方式问题,即在原有经贸体系破碎之时,如何让全球经济更有效地接纳中国。

  针对上述问题,“双循环”通过向内发力,实现向外突破。一方面,以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与全球体系缔结新纽带。另一方面,以自身产业升级加速区域一体化,以此构建融入全球化的新支点。中国“双循环”新格局,虽然以“内循环”为主,但并不是“闭关自守”,而是由内而外地拓展高水平开放的新空间。基於“双循环”产生的新纽带和新支点,中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全球产业链升级、区域化和新一轮全球化有望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系统,成为全球经贸体系和治理格局走出历史困局的关键引擎。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