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庙堂江湖/蚂蚁姓“金”还是姓“服”?\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沈 凌

2020-11-16 04:24:0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蚂蚁集团是金融机构,使用几百倍的槓杆幹了传统金融机构不敢幹的事情,不管不行

  蚂蚁集团作为史上最大的IPO被监管当局叫停,恐怕是今年除了疫情之外,给笔者最大的惊吓。本来好好的中了一个籤,以为马云吃肉,我可以喝一滴汤,结果没成想煮熟的鸭子也会飞。但这样一来,反倒勾起了笔者的兴趣,看看马云为啥就被截胡了呢?

  原来关键的矛盾在於:马云以为蚂蚁集团是一家服务型公司,它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是直接放贷给借款人,而是向相关的金融机构提供一个有关於借款人的信息的服务提供商;而监管当局认为这是一个幌子,实质上蚂蚁是金融机构,它用几百倍的槓杆幹了传统金融机构不敢幹的事情,危险极大,不管不行。

  其实这个矛盾来自於技术发展导致的分工。就像农业社会中的农民专职於种地卖粮,习惯了拉牛耕地,一天一亩,所以他家裏顶多拥有十亩地,再多了自己也幹不完。这时候某个拖拉机公司上门推销,信誓旦旦说如果你用我的拖拉机耕地,一天保证一百亩也没问题。那麼农民大哥和拖拉机公司如何合作呢?一个可能的方案是农民花钱买下拖拉机,当然这就会閒置很大的生产力,因为农民只有十亩地;另外一个方案是农民把耕地承包给拖拉机公司,让其专门负责耕地,自己只需支付一定的服务费。只要这个服务费低於牛耕地的成本,就是一个合算的买卖。所以,拖拉机公司实际上成为了一个专业化的农业服务公司,它在耕地这个环节特别有效率,替代了原来农民的部分工作,通过这个深化分工的交易,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农业产量,是有利於全社会的,值得鼓励。

  那麼这种分工的深化是不是完全没有风险呢?当然不是。一旦农民把耕地的环节都承包给了同一家拖拉机服务公司,它会不会因为垄断而突然“卡脖子”、“敲竹槓”呢?拖拉机的技术不是普通农民大哥能够理解的,拖拉机公司会不会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偷工减料,从而影响农作物产出或者质量呢?因此,监管当局应该在这个新技术的交易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一定的功能。但这种角色和功能,不能停留在原来牛耕地的技术水平上,不能简单地把拖拉机公司等同於农民,要求他必须拥有一定面积的自有土地。

  公司定位亟待理清

  既然拖拉机公司认为自己是提供耕地服务的服务商,那麼监管当局就应该与时俱进。首先,监管它耕地服务的质量是不是符合自己宣传的广告内容?拖拉机公司固然不需要公开所有的发动机技术细节,但是它应该提供重要的技术指标,比如功率数值等,帮助农民作为非专家购买者搞清楚自己购买的服务究竟值不值。而监管当局作为全体农民的代表可以和拖拉机公司就这些监管指标做动态的追踪,不断地调整和适应。其次,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技术垄断,监管当局不但不应该控制同类的耕地服务公司数量,还应该尽可能多地引入其他服务商,从而增加市场竞争,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

  当然,上面的论述都是基於这样一个假设:拖拉机公司的确不是农场主,不会自己去生产农作物。现在的蚂蚁集团,在提供微小贷的时候,常常给借款人一个错误的印象:蚂蚁本身就是贷款人。这或许是导致监管当局把蚂蚁定位为金融公司的一个原因。在新技术刚刚发明的时候,或许双方都还在对盈利模式做各种探讨,没有完全的定型。因此,对蚂蚁集团来讲,如果认为自己被错位定位了,那麼接下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尽可能快地褪下层层面纱,把自己更加真实的一面展示於世人。

  蚂蚁到底是姓金,还是姓服,是一个亟待明确的重要话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