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锺言谠论/中国外贸结构显著优化\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锺正生

2020-11-20 04:24:0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加入RCEP,有助中国製造的市场扩大与迭代升

级,产业链将进一步拓宽和优化

  短期来看,受疫情控制得力,而其他大型经济体大多陷於疫情蔓延困境中,中国出口产业链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这带来了短期出口的强势。中长期看,RCEP(《区域全面经济夥伴关係协定》)的签署将极大改善中国外贸的战略布局,随着中国与东盟、日韩等RCEP成员国经济联繫更加紧密,中国“製造中心”的地位在稳固的同时,也会带来结构的显著优化。

  进入今年四季度,中国出口增速持续攀升,10月出口同比已升至11.4%,出口相关产业的景气向好。近日,谈判达八年的RCEP终於签署,将给中国的外贸环境带来提振,这导致近期出口相关产业链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一、中国外贸疫势好转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与海外在短短一个季度内发生了显著的疫情分化。在严格封锁与协同抗疫之下,中国疫情在2月下半月开始明显好转,进入3月后,疫情基本可控。但海外疫情从1月下半月出现后,2月中旬之前尚未大规模爆发,但在2月下旬之后就迅速蔓延,单日新增病例数也很快超过国内,并於3月中旬达到日增万例的状态,4月初则进入日增十万例的水平,近期单日新增病例数更是达到50万左右的程度。

  国内外疫情发展的显著分化带来了中国进出口贸易走势的明显变化。2020年1至2月,国内疫情爆发后一些国家严格限制与中国之间的人员与物资流动,加上国内在1月下旬至2月实行严格封锁,导致年初中国进出口增速均明显下挫,其中出口同比下滑17.1%,进口同比下滑4.0%。但随着国内外疫情发展的分化,中国疫情得到控制后,复工复产迅速推进,出口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中国出口同比增速在3月就显著抬升,4月即回正,6月至今一直维持正值,并持续上行至10月的11.4%;进口同比增速在4、5月大幅转负至-14.2%与-16.6%,后显著回升并转正,9月更是出现13.2%的同比增长,10月仍维持4.7%的增速。

  观察2016年至今的中国进出口同比增速数据,可以发现在2018年11月之前,中国进口增速拐点较出口增速有一至两个月的领先性;而在2018年底之后,进口增速拐点则逐渐滞后於出口增速一至两个月。

  笔者推测,原因在於:在2018年11月之前,全球经济处於常态,即中国的需求领先全球的需求,中国经济的“火车头”角色决定了中国的进口(内需)恢复快於出口(外需),这表现为中国的进口拐点早於出口拐点出现;而在2018年11月之后,全球经济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的扰动,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火车头”作用趋弱,之前进口拐点早於出口拐点的特征开始趋弱。加上2018至2019爆发的中美贸易摩擦率先带来外需大幅下行,之后才对中国经济产生滞后负面衝击,所以2019年中国出口增速的拐点开始领先进口增速的拐点出现。2020年新冠疫情衝击下,中国复工复产的积极推进,叠加疫情之下医疗物资的出口迅速攀升,导致中国出口恢复的拐点在3月出现,而进口恢复的拐点在5月出现。笔者认为,不同於此前“先内(需)后外(需)”的逻辑,当前“先外(需)后内(需)”的逻辑在更大程度上发挥着作用。

  二、出口景气料可维持

  若将出口增长较快的领域按照需求劃分,可以将疫情下增长的医疗衞生需求作为疫情直接带动的产业,笔者将其称为“第一层次行业”;将疫情下间接受刺激增长的居家生活需求作为疫情间接带动的产业,我们将其称为“第二层次行业”;将其他受疫情衝击需求的其他行业综合在一起,称为“第三层次行业”。

  按此劃分可以明显发现,中国出口在2020年一季度大幅回落后,呈现出明显的“分层递进”效应。率先复甦且恢复力度最强的就是医疗衞生相关的“第一层次行业”,其出口同比增速在二季度一直维持在20%以上的高位,虽然在三季度有所下行,但9月仍处於14%以上的水平,是此轮出口好转的第一动力;而作为“第二层次行业”的居家生活领域的出口,虽然其5月之前表现偏弱,但之后几个月增速明显上行至7月的13.3%,之后虽有回落,但9月仍达到9.3%的增速;而其他受疫情衝击的行业,即“第三层次行业”的增速直到7月才告别负增长,之后便接过接力棒,在三季度增速持续上行,并於9月达到年内最高的10.2%,超越了“第二层次行业”,直逼“第一层次行业”。

  从三个层次行业的出口增速的变化看,儘管海外疫情仍处於蔓延持续阶段,甚至多国单日新增病例迭创新高,但作为疫情直接推动的“第一层次行业”与间接推动的“第二层次行业”的出口增速已经从年内最高水平有所下滑。展望年内,虽然海外疫情仍在蔓延,但基於“第一层次行业”与“第二层次行业”的海外需求已过高点,之后大概率将延续缓慢回落趋势。未来半年,若明年年中全球能够如期普及疫苗的话,那麼受疫情推动的“第一层次行业”与“第二层次行业”的出口需求均会遭受显著的下滑。加上海外各国产能的逐渐恢复,替代性订单需求的下滑将进一步打击中国“第一层次”与“第二层次”相关行业的出口。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随着海外疫情的逐渐平复,“第三层次行业”的出口恢复将受到更多支撑,并将引领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出口的增长,儘管其在今年四季度可能受到美欧疫情反弹的暂时衝击。

  综上,中国在医疗衞生与居家生活领域的出口增速会在年内继续缓和下行,但仍能在海外疫情反覆的背景下得以维持正增长,其他领域的出口增速虽可能在四季度放缓,但仍将维持正增长。若2021年年中能够实现国际範围内疫苗的大规模接种,那麼中国出口增速可能在2021年上半年触顶后逐渐下行,且2021年下半年在高基数作用下将呈现明显下行的态势。当然,中国出口增速的拐点,以及三个层次产业的消涨,仅靠全球疫情和疫苗的演变情况,仍具极高的不确定性。

  三、亚太产业链一体化

  从结构上看,由於中国劳动力成本上行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趋弱,加上2018至2019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衝击,中国部分行业产能出现向东南亚等地搬迁的情况,但仍有部分行业的出口持续稳健。按照2017至2019年分类出口数据看,中国在矿产品、皮革製品、光学仪器、鞋帽伞、塑料橡胶、陶瓷玻璃、杂项製品、植物产品、食用油脂及纸製品领域的出口竞争力依然维持强势。

  中长期看,中国虽然面临劳动力成本与土地资源成本的双重上行压力,但在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中国製造业的管理效率极高,特别与印度、东盟、墨西哥等新兴市场对比就更为显著。据英国《金融时报》测算,若剔除关税影响,中国的製造业成本并不显著高於墨西哥和其他亚洲国家。而中国发达的基础设施也将提升製造业的物流效率,近年来营商环境的显著改善也是供应链稳定的重要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加入RCEP之后,中国与日韩、东盟等成员国之间的产业链将进一步拓宽和优化,这将有助於东亚─东南亚之间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并提升中国与亚洲、大洋洲的贸易稳定性。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行业可能向东盟转移,但日韩、东盟、澳纽等市场的开放和扩容,同样有助於中国製造的市场扩大与迭代升级。与此前相比,中国外贸格局将获得显著改善,这是中美博弈大背景下一件可喜可贺之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