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崇论立德/港青北上“输血”製造业\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史立德

2021-01-13 04:24:0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日前,特区政府公布了“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劃”的详情,以资助形式鼓励在大湾区有业务的企业,提供职位予香港的大专毕业生到当地工作,令他们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笔者欢迎有关计劃,因为单是厂商会便有八成会员企业在大湾区设厂,当中有不少反映很难请到合适的高技术人员,故计劃有助业界吸纳新血,亦可增加年轻人向上流动的机会,一举两得。

  如何解决长久以来人力资源断层的问题和重建製造业人才储备,已成为香港工业能否再起飞的关键。虽然特区政府近年已积极推动工业和创科发展,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亦成为本港教育发展的重要蓝图,而整体创科氛围也确实提升了不少。然而,即使每年约有8000名理工科或创科相关的大学生毕业,却有相当多最后并无留在本科行业发展,而是选择加入金融、保险、服务等前景被认为较佳的行业,未能为香港工业或创科创造价值;再加上“补充劳工计劃”限制多多,企业较难引入所需的专业技术人员,令产业发展出现瓶颈,竞争力相较邻近地区薄弱。

  的确,社会上很多人仍对工业存有误解,认为行业已式微、工作环境恶劣、待遇较差等。笔者不敢完全否定,但够胆说,这些情况在近年已有很大改善,而且随着香港“再工业化”正全速推进,行业的发展前景肯定会愈来愈好。事实上,全球工业正朝着“工业4.0”方向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已跟过往不一样,标準化工作虽会逐渐被机械人取代,但这不代表“人”变得不再重要,因为智能化工厂更讲求应用软件的开发和分析数据的人才,所以製造业的劳动力只会愈来愈朝向高附加价值服务端转移,特别与设计、规劃、控制和资讯科技等相关的工种将会陆续出现,就算是一般技术人员,他们亦不单止要懂得操作最新的技术,还要知道如何改善、维修,以及适时向研发者提供反馈,改善生产流程。

  籲建“工业创新中心”

  要改变年轻人对工业的旧有观念,吸引他们入行确实需要时间,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他们亲身去体验尝试。由於疫情,本港的服务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寒冬,裁员结业潮不断出现,就业市场萎缩下毕业生这两年的出路已大为收窄;製造业虽然也曾受到疫情影响,但产能早已大致恢复,部分与新兴的“宅经济”或抗疫用品有关的行业,甚至有不错的升幅,这正正反映出工业的抗跌力较其他产业高。加上大湾区是香港未来发展机遇的所在,年轻人正好可以利用“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劃”这个契机,了解及探索一下工业、创科和大湾区的情况,争取经验,建立人脉,或许会为自己开拓出一条意想不到的出路。

  但说到底,长远要推动工业升级,政府仍要投入更多资源,以优化职业专才教育和加强本地人力资源培训。世界各地早已为实现“工业4.0”做好这方面的準备,为加强大湾区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厂商会便曾建议可借鉴德国的经验,成立由粤港两地政府协调,由政府、区内大企业、各行业协会、大学及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的“工业创新中心”,专责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技术和新产品,以及帮助企业解决急需的技术问题。该“工业创新中心”还可成立一所附属应用科技大学,针对各行业所需,培养合适的技术人才。

  此外,为激发和促进大湾区内的人力资源流动,特区政府亦应积极与广东省协商,争取进一步优化跨境人员的税收安排,包括“港人港税”政策的执行机制。例如,可借鉴海南自贸港的做法,让合资格港人只需按15%的税率缴交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直接由财政拨款进行补足,以减轻纳税人资金方面的压力,当局甚至可考虑逐步放宽财政补贴的适用範围以涵盖所有前往大湾区工作的港资企业管理人员和青年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