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交银观察/中国都市圈发展提速\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政策分析师何 飞

2021-02-19 04:25:1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南京都市圈进入“依规建设”新阶段。图为春节假期,遊人在南京梅花山赏梅。/新华社

  近期中国首个跨省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的发展规劃正式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覆。这是在近几年加快推动重大区域城市群发展基础上的又一重磅举措,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劃的批覆,标志着中国的都市圈建设进入提速发展的新阶段。

  南京都市圈具有三大特征

  一是成为最早谋劃、最早获批、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早在2000年,江苏省城市工作会议就提出建设南京都市圈。此后两年,南京、镇江、扬州、芜湖、马鞍山、滁州等六个城市便共同编製早期规劃,正式拉开全国唯一跨省都市圈建设的大幕。2020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其中明确提出,支持南京、西安、福州等都市圈编製实施发展规劃。2021年2月8日,国家发改委在批覆中指出,把南京都市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至此,南京都市圈正式进入“依规建设”的新阶段。

  二是成为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一环。早在2013年,南京都市圈进行了扩容,将江苏省淮安市和安徽省滁州市纳入都市圈内。而在2020年12月,南京都市圈再次扩容,江苏省的两个县区市溧阳市和金坛区成为新成员。由此,南京都市圈正式形成了涵盖省会城市、普通地级市以及县区市的跨省都市圈新格局。更为重要的是,南京都市圈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纽带,其地处长三角城市群的地理中心位置,包含了苏南、苏中、苏北、皖中、皖南的相关城市,成为带动长三角中西部地区快速发展的增长极和引力场。

  三是成为践行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排头兵。南京都市圈在获得国家正式批覆前,将溧阳市和金坛区两个县区市吸纳进来,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很可能就是要进一步贯彻好国家关於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将都市圈发展的红利更好地惠及中心城市周边地区。国家发改委在批覆中指出,要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同城化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健全同城化发展机制为突破口,着力推动基础设施一体高效、创新体系协同共建、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城乡融合发展。随着规劃举措落地实施,南京都市圈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有望发挥先行先试、複製推广的重要作用。

  都市圈迎来加速发展时代

  一是“十四五”时期一批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的现代化都市圈将进入建设期。《中国十大都市圈发展潜力排名》报告指出,中国目前有二十四个1000万以上人口的都市圈。其中,发达型都市圈有六个,崛起型都市圈有十五个,起步型都市圈有三个。儘管不同类型的都市圈发展定位不同,承担的建设任务和使命职责也不同,但是南京都市圈的获批,依然能够为其他都市圈“加快谋劃、依规建设”提供重要的示範效应。根据《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预计西安都市圈和福州都市圈的发展规劃也将按进度获批,而这两座中心城市的GDP也均在2020年突破万亿,成为“万亿GDP俱乐部”的新晋成员。

  二是都市圈经济将成为重大区域城市群发展成效的亮丽名片。一方面,目前公认排名靠前的上海大都市圈、北京都市圈、深莞惠都市圈、广佛肇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成都都市圈、杭州都市圈、重庆都市圈都位於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等四大城市群内。另一方面,即便在同一个重大城市群内,也存在多个都市圈同时推进、共同发展的局面。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目前已有包括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宁波、苏锡常等多个都市圈。同时,不同都市圈也存在相互交叠的情形。比如,苏锡常都市圈本身就是上海大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中也有不少重叠部分。而这些重叠区域又正是都市圈之间相互融合的纽带。

  三是都市圈将成为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加快实现创新发展的高地。一方面,绝大部分都市圈内都拥有国家批覆设立的自贸试验区。以南京都市圈为例,其拥有的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位於南京市江北新区,致力於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示範区和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南京片区拥有的政策红利将加速带动南京都市圈的西部和北部区域发展。另一方面,创新驱动将成为都市圈实现能级跃升的第一动力。比如,南京的“十四五”规劃建议提出,南京要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高能级辐射国家中心城市。目前,南京拥有的科教优势、人才优势日益显现,创新名城建设如火如荼。

  四是优势互补、均衡发展将成为都市圈内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共建共享、实现共同价值创造的重要目标。都市圈内的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通常都具有较好的分工,在土地、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方面具有内生动力。以南京都市圈为例,截至2019年底,南京的面积、建成区面积、常住人口以及地区生产总值在都市圈内的佔比依次为10%、38%、24%以及35%,整体上较为合理。与此同时,目前南京都市圈内已经形成了“千亿+”、“两千亿+”、“三千亿+”、“四千亿+”、“五千亿+”等不同经济体量的城市分布,未来有望在中心城市南京的带动下,实现更高水平的均衡发展格局。

  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是要在新发展格局下统筹谋劃都市圈发展布局。建议加快推动以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超大城市为中心的超大都市圈规劃建设。以超大都市圈建设为抓手,系统整合城市群、自贸试验区、高新区等多重政策红利,为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形成有力支撑。同时,协同推动其他都市圈规劃建设,将其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二是要加快“轨道上的都市圈”建设。将促进交通互联互通作为都市圈实现同城化的重要路径。支持超大都市圈不断完善航空运输网络。鼓励具备条件的都市圈中心城市加快构建“米”字型高铁网络,在“1小时通勤”的基础上进一步缩短都市圈内的城市通勤时间。同时,要加快补齐都市圈内周边城市的交通网络短板。

  三是要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都市圈发展的能级。支持都市圈内的中心城市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支持都市圈内的大型金融机构更好地发挥龙头示範作用。同时,加快谋劃促进金融机构跨区域服务都市圈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公共民生需求的行动方案,通过鼓励技术运用、模式创新等方式,不断降低都市圈内的企业融资成本。

  四是要积极借鉴国外成熟都市圈发展的良好经验。特别是要围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充分吸收国际上发达经济体在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强同城化治理、实现绿色低碳及创新引领等方面的经验,加快构建起科学衡量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逐步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都市圈发展和新型城镇化道路。

  (註:本文不代表所在单位的立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