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财经石评/需求侧管理的丰富内涵\同济大学财经研究所所长、教授石建勳

2021-02-25 04:25:4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分析认为,实施需求侧管理就是要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中新社

  202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布局看,需求侧需要改革,但目前主要工作着力点在於管理。从“需求侧改革”到“需求侧管理”,两个字之差,表明中央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稳为主,不是急於求成立刻开展需求侧改革,不使需求下降太快,而是着眼於长远和大局,稳步推进需求侧改革与管理。

  供求关係是基本的经济关係,仅仅从供给或需求的角度来看待和解决经济发展问题都是片面的,把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割裂开来更是错误的。全面理解需求侧管理需要把供给侧的改革与需求侧的改革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下的需求侧改革与管理。

  从供给与需求的相关性分析,需求侧改革或管理有着比供给侧改革更深刻内涵、更广阔範畴,是一个更複杂的系统工程。当供给侧产能过剩、技术落后时,可以通过去产能或技术改造等直接的改革政策优化供给结构,达到预期效果。但当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很难用一些简单直接的需求侧改革或管理措施实现预期的目标。这是因为需求疲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消费者没钱消费、消费者花钱有后顾之忧不敢消费、供给质量不高无法满足消费、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前景信心不足不愿意消费,甚至多种因素複杂交杂在一起。

  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布局分析,供给和需求是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两大内生动力源。供给侧改革、需求侧管理是打通堵点、补齐短板的重大战略性思路,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两大抓手。从畅通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的总体来看,我们所面临的堵点既存在於供给侧,也存在於需求侧,甚至分布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诸个环节,因此,仅仅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解决所有的堵点问题。实施需求侧管理就是要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诸个环节堵点,尽快形成以内需为主的国内大循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或为主导的国际大循环,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下注重需求侧管理的核心要义和深刻内涵。

  深刻理解需求侧管理的丰富内涵,需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布局下,把握好以下几个特点:

  一、长期性

  构建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和战略格局,这就决定了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的需求侧管理的长期性。不同於以往的需求侧管理更多是通过短期的总量政策刺激,达到快速调节需求总量和平滑经济波动的目的,构建新发展格局下需求侧管理的长期性体现在:

  不是着眼於逆周期调节,解决短期经济过热或需求疲软的阶段性政策调整的权宜之计,而是着眼於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需求的长期战略部署,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趋势;强调扩大居民消费,提高居民消费在国内需求中的比重;注重促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坚持扩大开放,提高双循环的畅通性等。

  二、全局性和战略性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全局性的战略布局,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的需求侧管理,是事关全局的深层次变革,涉及扩大内需战略、完善社会分配制度、扩大对外开放、健全需求传导机制等一系列内容。

  近年来,世界经济复甦乏力、发展动力不足,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三驾马车”拉动的局面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过去三年,中国对外贸易、跨境投资、国际技术合作,受到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严峻挑战,“脱鈎”的威胁形势严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分析,要达到“牵一髮而动全身”的效果,必须充分认识需求侧管理的全局性和战略性。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需求侧管理就是“一髮”,既是改革的难点,又是改革的牵引点。推进需求侧管理,有利於提高供给侧改革效率,有利於构建强大的国内经济大循环。

  三、系统性

  需求侧管理是一项以“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满足国内各类市场主体需求,全面释放需求活力与潜力,牢牢把握需求变化趋势,推动需求与消费升级、形成供需良性互动”为目标的一项複杂性、系统性工程。构建新发展格局下的需求侧管理,要坚持系统思维,正确要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係,处理好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大循环的关係,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係,处理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利益关係等。

  针对制约国内需求潜力释放的结构性问题,进行系统性的战略部署,既要利用好短期宏观政策工具以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更要重视完善体制机制,从制度建设层面推动形成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通过制度改革、科技创新、释放政策红利等具体措施,有效激发和引导消费、储蓄、投资,打通抑制需求的堵点和梗阻,把生产性、生活性需求的增长潜能释放出来,优化需求结构、提升需求实现的效能、创造新的需求,形成释放内需潜力的可持续动力,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

  四、动态性和时效性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注重需求侧管理的目标、环境、方向、重点、方式方法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具有动态性和时效性,这是因为:一方面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多层次多样性,是複杂多变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变化很快,个性化、多层次、多样化、碎片化和国际化的消费需求变化不断为需求侧管理带来新要求新内涵;另一方面,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正在发生複杂深刻变化,不确定性增加,不断为需求侧管理带来新挑战新问题新矛盾。

  在此背景下,需求侧管理需要时刻关注国内外环境变化和需求侧管理的效果,不断适时进行优化和调整。需要从内外部环境变化中认识和把握新要求、新挑战、新机遇和新问题,做到主动求变、科学应变,顺势而为,趋利避害;需要从国内战略全局中看到自身发展的优势和潜能,做到主动引导,发掘潜力,激发活力;需要科学分析和实时把握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的新特点新趋势,更加重视对接动态需求,在优化供给结构和改善供给质量的同时,实时调节需求侧管理的目标、方向和方法,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五、国际性

  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内循环,而是国内国际的双循环,需求侧管理是在畅通双循环的大格局下,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积极应变的战略举措,具有显著的国际性:一是需求侧管理的範围既包括国内需求也包括国际需求,国内需求和国际需求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相互支撑;二是满足需求的供给,既包括国内供给,也包括国际供给;三是影响需求侧管理的因素既包括国内环境和国内市场因素,也包括国际环境、国际市场因素;四是经济波动和危机的国际传染成为经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需求侧管理是在更高层次开放条件下的战略举措,因此,需求侧管理需要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运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资源,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努力让中国不仅作为世界工厂更要成为世界市场,用国内市场满足国外需求,同时用国外市场满足国内需求,为世界各国创造更丰富、更有利、更方便的投资机会和营商环境,在更大规模和程度上使中国市场成为世界大市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