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链能讲堂/区块链有助数字资产产权转移\国际新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付 饶

2021-09-08 04:27:5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企业家走上了加密艺术之路,上图为尼日利亚拉各斯Freeme Digital工作室墙上的一幅壁画。

  毕加索在某天下午,把他脑袋里面的灵感通过绘画固定在一个纸板上,这个纸板本身的价值这么多年下来,本身作为载体来说,已经变得非常陈旧。现在用数字的技术可以还原当时的色彩,更逼近本身的样子,或者更接近当时的真实的这个画作的场景。但是这个仿制的作品不如原作值钱。原件的价值实际上来自于那个载体和那天下午他的思想。

  载体经过了多年的演变,从纸板变成了磁盘、光盘,又变成了今天的分布式存储的数据。NFT(非同质化代币)的铸造,就是新型载体生成的过程。目前的实践中,如果买家只买了NFT,其实他并没有获得任何的版权,购买者是否取得了知识产权,实际上取决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约定。如一些NFT约定了个人的使用和展示用途,另一些NFT约定了可以转售的用途。

  上NFT的数据本身也很重要。如果只有海量的数据,并没有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和萃取,恐怕很难形成有价值的信息。如果把信息进一步挖掘,通过分析发现事物背后的规律或者发展趋势,进而形成知识,有上链的价值。

  作家刘慈欣的《三体》曾在多年前用比较低廉的价格卖出改编权,此后该改编权以1.2亿元卖给了游族影业,在后一过程中刘慈欣按照相关法律和合约规定,不能获得增值收益。在NFT的应用场景下,这种情况将得到改观:通过技术的方式,使得作者对后面的溢价部分也能够得到一些收益。可以在NFT的智能合约上约定,无论多少个环节的销售部分,都会自动有10%确认到作者。这种分成的技术工具对知识产权的许可可能会带来一些颠覆性的变化。它可能具有动产和不动产的双重属性。

  在区块链出现之前的数字资产产权转移,确实很难确权。法律意义上确认动产占有可能更容易。比如说对网上店舖的占有和掌握资源,可以通过账号密码来证明。区块链就为产权转移提供了场景。这些区块链的数字资产,能够进行合约的拆分抵押合成等,交易信息的哈希值非常清晰地被记录。让人们能够放心大胆地和陌生人交易。

  通过智能合约去把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进行精准的分割,包括对后续的交易的收益进行提前的分配,排他权、优先权甚至破产等情况可以沿用这个思路进行探讨。中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条指出,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这里“网络虚拟财产”的解释要有更多细则和解释。

  互联网原生的虚拟资产适合买一个模型,甚至买一个家用品,实际上可以远程买一个设计,只要另外一个人远程把一个方案传递给用户,用户家里的这个3D打印机就可以把这个东西及时打出来。更进一步,可能设备能直接读取创作者的思想,甚至直接传递给另外一个人。目前看更像是接近科幻片的场景,已经进行了一些小范围的测验,或者说大家可以用自己的意念去控制一个计算机屏幕上的一个点,往左边走,右边走。未来借用NFT的工具,我们能把创意、设计等有价值的数据进行有法律和技术双重保障的转移,前景光明。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