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深度涛解/纳斯达克发展历程的启示\天风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宋雪涛

2021-09-16 04:27:0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纳斯达克经历多次演变进程,拓展了服务范围,为美国高科技企业发展提供融资保障。

  新成立的北交所,被寄望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任何一个市场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制度环境下的发展路径,虽然不能简单用纳斯达克与北交所类比,但依然可以借鉴其发展经验,判断北交所的定位、特征和作用。

  先看看纳斯达克(NASDAQ)是如何发展起来的。1971年纳斯达克成立时,没有交易大厅,所有交易都是通过自动报价系统完成的,还算不上一家交易所。成立之初,纳斯达克定位于为尚不具备条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小企业股票提供场外交易服务的市场,比如脱胎于仙童公司的英特尔(Intel)和AMD先后于1971年和1972年登陆了纳斯达克。

  纳斯达克市场的发展有几次关键的历史节点:

  第一次是1975年,纳斯达克提出了新的挂牌标准。一是在企业公共股东、盈利能力和市值三个方面提出了要求,避免过多不具备融资资质的企业上市,给投资者带来风险;二是规定只有在纳斯达克挂牌的股票才能在该系统报价,从场外市场转变为独立上市场所。

  第二次是1982年,纳斯达克将40家规模大、交易活跃的股票划入了新成立的纳斯达克全国市场,将不满足全国市场条件的其余股票归入纳斯达克小型市场。80年代初,纳斯达克只有Intel、AMD、苹果这样寥寥几个明星股。分层之后又恰逢高科技发展的黄金年代,纳斯达克市场的IPO数量开始井喷,1983年纳斯达克精选层上市公司达到682只,1985年达到2194只,影响力大大增强,吸引了大量科技公司上市。

  第三次是2006年,纳斯达克再次分层,将小型资本市场更名为资本市场,将全美市场更名为全球市场,并增设全球精选市场,形成了具有差异化上市标准的三个层级。其中纳斯达克资本市场上市门槛最低,主要吸引小型企业;纳斯达克全球市场上市标准介于其余两个市场之间,主要吸引中型企业;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上市标准类似于纽交所,但门槛值略高,主要服务大型蓝筹企业。

  总结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发展史,有两点经验值得借鉴:

  首先,定位于服务创新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上市条件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特点。

  纳斯达克如今能成为各大科技公司的首选交易所,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早期很多初创阶段的科技公司因为规模或财务等限制,无法在纽交所上市。纽交所虽然不对盈利作要求,但其市值和收入标准较高,一些限制性规定也使许多当时崭露头角的科技公司失去了IPO资格,因此选择纽交所上市的主要以金融、周期性消费品和工业等传统行业的大市值公司为主。

  而纳斯达克的上市门槛较低,且针对小型企业利润和市值容易操纵的特点设立了三套以股东权益为核心的上市标准,吸引了大量科技公司,成长为主要服务于蓝筹企业的纽交所市场的重要补充。随着科技企业在纳斯达克市场形成了聚集效应,即使一些企业成长为巨头也未转板纽交所,这是纳斯达克崛起的关键因素。此外,纳斯达克允许纽交所主板市场上市公司转板至其全球精选市场,也为交易所内部转板的上市公司提供了快捷通道。

  其次,上市条件根据经济发展阶段不断因时制宜动态调整。

  最能代表美国市场的纳斯达克资本多次演变,上市标准由早期的单一形式,逐渐过渡到现阶段以淨资产(股东权益)为基础的多元化组合,综合考虑经营年限、淨利润、收入和市值多个维度。

  从演变的进程来看,纳斯达克市场在1998年配合轻资产的信息产业推出了市值和收入的上市标准,在金融危机后降低了上市的盈利要求,上市条件会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不断进行动态调整,具有因时制宜的特点,从而拓展了服务覆盖范围,有效提升了直接融资的效率和规模,成为了美国高科技企业发展的融资保障。

  纳斯达克对美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北交所与纳斯达克有着相似的定位和特征。北交所是以新三板精选层为基础组建的,而从新三板市场的挂牌主体来看,新三板已经具有比较明显的专精特新属性。

  2018年以来,全国共有4921家企业被评为专精特新“小巨人”。其中,在新三板或曾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有783家,占比16%;在沪深上市的企业占比5%;尚未进入资本市场的企业占比79%。升级之后的北交所将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融资的主阵地。

  这次北交所的设立不仅非常快,而且服务专精特新和中小企业的政策定位也非常清晰,纳斯达克的发展史可能成为未来北交所发展的参照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