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大学之道/房产税能降房价吗?\智本社社长清和

2021-10-26 04:27:2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本轮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可以理解为一种相对温和、稳健的过渡性方案,中国房产税试点或将经历十五年的长期探索。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决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为期五年。按照各国的经验来看,房地产税的立法与征收,是难度最大、最复杂的一项税制改革之一。当前,中国的房地产税试点,是否会打击房价?是否有助于降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度?

  自2011年开始,上海和重庆就已经实施了房地产税的试点。2015年,房地产税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2018年再次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立法规划。当前全国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很多民众希望通过房地产税来打压房价,抑制房地产泡沫,促进共同富裕。从目前来看,本届人大将无法完成房地产税立法,未来五年房地产税依然处于试点阶段。

  那么,房地产税是否会打压高房价?

  改革税制共同富裕

  先要明确的是,早在十年前提出征收房地产税,其初衷并不是打压房地产和降房价,而是优化税收结构,完善税收制度。一个相对科学的国家税制是以直接税(如所得税、财产税)为主的征收结构。目前,欧美国家的政府税收结构已经从间接税、增值税为主转向直接税、财产税为主。不过,中国的征税结构依然以间接税、增值税为主。在间接税结构中,增值税的比重最大。2020年增值税占总税收比重为36.8%,2019年为39.5%。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直接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38.2%,而G7发达经济体的直接税占比均在50%以上,哥伦比亚、埃及、墨西哥、韩国等新兴经济体的直接税占比也在45%以上。在直接税中,中国的财产税比重很低。2020年中国财产税收占总税收比重仅为8.7%。

  在欧美国家,财产税尤其是房产税,成为地方政府最重要的一项收入来源,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柱。目前,美国五十个州均征收房产税,房产税一般占据地方财政收入的50%至80%。其用途也返还民生,被公开在政府网站上。房产税的大部分被用于当地建设,主要是义务教育,以及维护学区治安、公共环境。

  从现代税制改革的经验来看,以财产为主的税征收结构更有利于收入分配。因为直接税主要向有产者、财富盈余者征税,间接税主要向普通家庭征税。间接税容易加重普通家庭的税收负担,向财产所有者征税更符合税收的使命,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土地及不动产是当前全球各国中高收入家庭的主要财产配置方式,房地产税也就成为以财产为主体的现代税制的重要税收。

  通常,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大兴土木,房屋建设与交易的各种间接税庞大,成为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当城市化逐渐落幕,房屋建设处于稳定和饱状态,间接税基数下降,政府转向庞大的房屋存量征税,面向房屋所有者征税,即房产税或不动产税。当前,中国的城市化到了一定阶段,房地产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正在从建设周期向保有周期过度。房屋供给量可能已经超过需求量,但房屋分配不平衡,从税收结构改革的角度来看,有必要推出房地产税,开始向保有环节、多套房持有者征税。

  现实中,房地产税立法与征税,会大大超过税制改革的范畴。向房屋持有者征税,向富人征税,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形成巨大的政治压力与社会反弹。房地产税的征收,至少涉及到几个重大的现实问题:房屋持有人的利益、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及债务问题、央地财权事权分配、房地产市场的稳定、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性、银行及金融风险、打击官员腐败等。

  就当前环境而言,高房价,既是房产税征收的动力,同时也是阻力。

  支持者试图通过房地产税来打压房价,切断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的依赖,但如此操作可能会刺破房地产泡沫,甚至会经历一次经济危机的阵痛,支持者则依然认为代价是值得的。房地产是眼下中国经济及社会矛盾的焦点,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房地产叠加土地财政、银行信贷的惯性越来越强:房地产泡沫对地方政府债务、银行安全的威胁越来越大;对制造业及科技投资、家庭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对经济增长及社会稳定非常不利。所以,支持者认为,必须“大破大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改革税制、重构财政体系是最正确的切入点。通过税收的制度切换打破中国扭曲的经济利益链,刮骨疗毒,重建激励,换取长远发展的稳健秩序。这类似于“沃尔克时刻”。

  试点方案温和稳健

  反对者则认为,房地产市场关乎银行及金融安全、政府税收及债务安全,涉及众多行业、企业及家庭的收入稳定。房地产税的征收要慎之又慎,尽量不危及到房地产市场的安全边界。房地产商定然不愿意看到房地产税冲击这一市场,而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高,房地产税对地方政府来说形同鸡肋。如果征税力度弱,房地产税不足以替代土地财政,这与建立财产税为主的税改预期不符,也无力扭转当前的税收局面。如果征税力度大,地方政府税收收入会增加,但有可能会击溃房地产市场,严重削弱土地财政,地方政府的债务可能暴露风险。此外,有产者、多房持有者定然不希望被征税,也不愿意看到房地产税削减房价和房屋资产。“房价不能跌”,坚持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房价的涨跌应该交给市场。对房价的人为干预,会制造严重的社会不公平。如果人为抬高房价、阻止房价下跌,对那些错过上车的人来说,等待是一种长期的痛苦。如果人为打压房价、房价暴跌,对那些高位接盘的人来说同样不公平。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中,政府的信贷、人口、调控及税收政策对房价都会产生实际影响。

  今次房地产税的试点,会不会冲击试点城市的房价?这完全取决于各地政府所实施房地产税的具体细则。如征税力度多大?税率多少?几套起徵?之前重庆与上海的征税力度,对当地房价的影响是非常弱的。因此笔者预计,这次征税力度会加强,纳入试点的城市更多,但应该不会出现激进的房地产税,不会触及到房价断崖式下跌和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

  从全国人大的决议来看,这次房地产税改革依然处于试点阶段,并且授权国务院出台细则。与立法的刚性相比,房地产税的改革试点工作存在更多的柔性、灵活性、局部性和时间缓冲。试点只会在部分城市进行,土地财政依赖度更小的城市如深圳,更容易被选上,而那些房价泡沫风险大、地方债务风险大的城市的入选机会要低得多。因为不是全国联网征收,分布在多城市的多套房持有者可能被“豁免”。同时,各地试点城市的征收细则不同,当地政府会根据本地的市场情况调整征收力度。

  截至目前,中国决策层在房地产方面调控的整体思路没有变,依然是“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在本轮房地产税改革试点中,中国各级政府也会以此为中心,避免房地产税的征收触发房价大跌,甚至引发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同时在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正在弱复甦,中国经济复甦存在不稳定性。近期,国际能源价格大涨,通胀压力加大,中国消费需求持续不振。在这个关键阶段,避免爆发金融危机是各主要国家经济决策者的最重要的工作任务。

  本轮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可以理解为一种相对温和、稳健的过渡性方案。如果从2011年重庆、上海的房地产税试点算起,加上本轮未来的五年,中国房地产税试点或将经历十五年的长期探索。从全球各主要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房地产税的立法和征收似乎并不完全遵循“最佳时期”和理性方案,更多基于当时的政治博弈与社会公众的需要。这也说明房地产税全面推行的艰难性和复杂性。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房地产的问题复杂而艰深,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底层逻辑,需要通过多方面、深层次的改革与立法,不能只寄希望于房地产税这项单一的改革来简单处理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