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春实秋华/投资增速加快 聚焦基建股\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梁中华

2022-01-18 04:24:5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中国去年月均民航客量约3900万人,与疫前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关于2022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目标,笔者预计或在5.5%至6%。一方面,尽管政策上强调高质量增长,但每年对经济增速还是有规划的。按照“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的要求,到2035年的每年平均增速在4.7%至4.8%之间,那么十四五期间大概率要维持在5%以上。另一方面,每年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会注重连续性和预期引导。例如,2020年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较大,所以2021年中国面临的经济基数是比较低的,但在设定2021年增长目标时,并没有定在8%附近,而是定在6%以上。

  因此在设定每一年目标时,会注重每年目标的衔接性和连续性,不会大起大落;也会注意预期的引导。从过去十多年的经验来看,每年经济增速目标相比前一年的变动幅度都没有超过0.5个百分点。所以综合判断,预计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大概率在5.5%至6%附近。

  那么如何稳增长、来实现经济目标呢?我们不妨分结构来看一下。

  中国出口或见负增长

  从最近几个月的出口情况来看,依然表现比较强劲。我们对进出口的绝对金额进行季调后,发现出口金额仍在创新高,去年四季度的环比折年增速仍然高达28%。而进口金额或已见到顶部,反映了内需偏弱。当然出口金额表现亮眼的背后,很大程度上来自价格的上涨,如果剔除涨价的成分,纯粹看出口数量的变化,在去年4-7月份出口数量出现过阶段性的明显回落,但从8月份起又再度攀升。

  中国出口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受到海外需求和供给端的双重影响,尤其是海外疫情间歇性爆发,对海外供应链时常会带来扰动,这样就会再度增加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性。但是在去年出口基数异常高的情况下,今年出口同比增速的趋降,甚至转负可能是大概率的事件。尤其是经过这一波疫情,如果海外疫情对供应端的影响减少,中国出口总量面临的压力可能会更大一些。

  如果海外逐步进入“后疫情”时代,中国出口的结构可能会有转变。过去两年出口高增长的一些领域,可能会面临回落压力;而过去两年维持低增速的出口领域,尤其是和出行相关的一些海外消费,可能会继续修复,例如纺织服装、箱包、鞋帽等。

  内需消费仍受疫情困扰

  消费的恢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口的正常流动。过去两年,国内疫情仍然间歇性的时有发生,对人口流动还是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目前,跨区域、跨城市的人口流动还没有回到疫前水平。2019年中国月均民航客量4880万人,2020年降至3400万人,2021年虽然环比回升,但大概只有3900万人,距离疫前水平有较大差距。

  往长期看,出行相关消费会走向“正常化”的道路。但未来疫情防控的放开,可能建立在三种可能情景之下:一是新的变异病毒带来的重症和死亡率下降,而且即使对没有免疫过的群体的伤害也比较小;二是居民体内的抗体能够提供高效率的保护,使得重症和死亡率降至接近普通流感的水平;三是针对新冠病毒研发出能够治疗的药物。这三种情形均有可能发生,但短期内,严格做好防控仍然会是政策上的选择。所以,关于消费的恢复,我们只能去跟踪疫情和政策的变化,如果有变化,自然会有迹象跟踪,与人口流动相关的消费才能逐步恢复。

  下半年内房股料回暖

  考虑到出口基数较高,同比增速难以维持高位,消费依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2022年要稳增长、完成目标,最重要的还要靠投资拉动。从投资主要分项来看,房地产不能下行太快,基建或将加码。要保证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不希望房价大涨增加居民负担,但也不希望看到大幅波动,保持稳定才是最重要的。考虑到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压力,政策端已经在进行调整。在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道路上,个别的细项政策不会成为稳增长的障碍,该调整的都会调整。

  因此,在房地产各方面政策调整的情况下,核心大中型城市的房地产销售有望逐渐回暖,带动整体房地产销售跌幅收窄。但要传导至房地产投资端回暖,可能要到下半年。

  笔者预计,上半年基建或将发力,不管是新基建还是传统基建。所以今年的基建投资节奏会大幅前移,预计上半年基建增速大概率突破10%以上,细分领域的机会值得关注。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