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楼市强心针/纳米楼是楼市扭曲下的产物\利嘉阁地产总裁廖伟强

2022-01-27 04:25:1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香港住宅长期供不应求,导致过去多年来楼价不断上升,市民的负担能力远远追不上楼价升幅,就算等待编配公屋的市民,都需要轮候超过五至十年,因此市场便衍生了很多㓥房。住屋乃人的基本需要,故在迫不得已之下,都要找寻一些自己资金能力范围可以应付的单位,亦因此形成香港㓥房林立的情况。

  至于一些收入比基层为高,但又说不上是富裕中产的市民,可能未有条件入住公屋,若有能力的当然会买楼,余下的唯有选择租住房屋。发展商有见及此,便将货就价去满足这个阶层的置业需求,于是兴建纳米单位便如雨后春笋。

  纳米楼是楼市扭曲下的产物,常被诟病为不健康的住屋环境,于是特首宣布于新一季政府卖地计划中,首次引入规定最低面积的措施,据此将会把屯门一幅住宅用地兴建面积不可少于280平方呎的单位,有关计划只限政府推出的土地,私人重建的单位则不受限制。

  正所谓没有需求便没有供应,几年前纳米楼应运而生的时候,很多人并不看好,认为只是短暂的需求,不足以形成市场,但实际情况却不然。纳米楼其实有很多支持者,每次有新供应均能被迅速消化,比大单位更易售出,可见楼价的确难以负担,想拥有独立私人空间的只能从纳米楼入手。纳米楼价格大多在800万元以下,首置身份入市只需一成的首期,确实较易上车,形成纳米楼有市场的价值。

  笔者认为,政府在未有足够的土地及单位供应、加上楼价持续高企下,想市民享受更大的居住空间是不切实际的,换来的面积也是要用家自付。只有土地供应充足,楼价返回更多人可负担的水平,发展商自然会增加单位面积,那时市民才能真正受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