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市场前沿/港宜打造离岸数字人币中心\安永中国主席 陈 凯

2022-06-09 04:24:2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营造以人民币自由使用为基础的新型互利合作关系。笔者的上期专栏中提出了四个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结构性动力(详见6月3日A13版),本文将会探讨香港如何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继续积极发挥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并进一步加强巩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上期文章提及,与当前中国经济体和贸易规模比较,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实属不够匹配。当然国家可以透过贸易规模的优势继续扩大人民币的计价范围,借此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假设中国与所有“一带一路”国家的商品贸易都采用人民币计价,以2021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仅占全球贸易规模约6.3%来看,单纯依靠贸易规模扩张人民币的使用,进度将会有所限制。

  要达到国际货币的地位,除了要被广泛用作贸易用途外,最重要的还要能成为“投资货币”,最后再进一步拓展成为储备货币。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健全的法治和金融体系,正可以助力国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从而进一步巩固并加强固有的金融优势。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发布资料(2022年3月)显示,香港处理全球约75%离岸人民币结算业务,远远抛离第二位的伦敦(6.4%)和第三位的新加坡(3.95%)。根据香港金管局公布的资料,2021年香港人民币资金池连续七个月突破8000亿元(人民币,下同)。

  2021年首11个月香港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额累计达6.375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1%。资金池规模是衡量市场深度的重要指标,也是香港发展成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关键所在。香港人民币资金池规模的上升将会继续支持大量的金融活动,推动香港离岸市场提供完整的人民币产品系列,涵盖人民币股票、债券、基金、保险及衍生产品。

  在扩大香港金融市场人民币计价功能方面,笔者有几项建议。特区政府早前表示,已完成股票通南向通引入人民币计价的可行性研究。据现行机制,内地投资者于买卖合资格港股时须先完成货币汇兑操作,才能完成买卖,而该操作会增加汇兑及盈利折算风险。笔者建议在不调整现行交易安排、换汇和结算机制的情况下,推出便利化、优化举措,如港交所交易系统直接显示港元和人民币双币标价,省却投资者根据参考汇率自行计算成交所需要的人民币资金,促进更多交投。

  事实上,早于2011年香港交易所已推出“双币双股”买卖交易,但始终由于是两个不同市场,投资者侧重成交量较高的港元柜枱,最终令“双币双股”平台未能吸引企业及投资者广泛采用。若将来港股通股票直接引入人民币计价,则有望吸引更多内地企业及投资者参与,为人民币计价资产买卖创造空间。

  双币计价助拓投资管道

  此外,特区政府亦希望吸纳优质“中概股”在港上市,丰富市场选择,增加市场流动性。若然双币计价机制可让企业同时以港元及人民币融资,除大幅提升企业融资弹性,亦有助壮大企业资本。如果有关安排能够让“中概股”发挥优势,未来更可吸引有意进军内地市场的外资企业仿效,探寻以双币计价方式在港上市,届时双币计价系统将成为香港金融市场的独有优势。

  长远来说,双币计价买卖有助拓展更多人民币投资管道,有利于金融机构开发更多人民币计价的投资产品,如交易所买卖基金(ETF)、债券、指数、期货及期权等,将会增强人民币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及认受性。除有助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外,亦有助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

  人行自2019年底以来,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各地,以及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景推出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于2020年11月份又增加了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等六个新的试点地区;于今年4月再度新增第三批试点城市。人行公布的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底,数字人民币试点的交易金额达875.65亿元。

  数字人民币作为人行发行的数码货币,相对一般电子支付,有绝对的优势。人行数码货币安全性更高,其实时结算功能可促进更加快捷和便宜的跨境支付,提升客户及商户的体验。笔者建议香港可透过先行先试的方式,与内地监管机构合作建立数字人民币跨境使用所需的对接机制,做好相关的跨境支付和结算系统基建。

  此外,香港需要增加数字人民币可使用范围。例如考虑让投资者通过“互联互通”渠道,以数字人民币投资股票及其他金融产品,以及用于跨境消费方面。香港能够先行促进数字人民币的普及,有望争取成为未来的离岸数字人民币交易中心。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