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内地制造业PMI走势
6月内地官方制造业PMI(采购经理人指数)录得50.2,较5月上升0.6个百分点,涨幅强于季节性。眼下制造业PMI自3月以来首次回到荣枯线上,反映出制造业活动由收缩转向扩张,但仍不及去年同期水平。究其原因,一方面,疫情高点已过,对经济的影响持续减弱;另一方面,稳增长政策逐步加码。随着复工复产的加快推进,叠加近日防控政策的调整,经济在缓慢修复。
从构成PMI的主要分项指标看,6月生产、新订单、从业人员、原材料库存指数均有所回升,其中供需回暖仍是主要驱动因素。同时,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明显回升,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较上月明显加快。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3个行业PMI位于扩张区间,制造业景气度继续扩大。
大型企业扩张放缓,中型企业重返景气区间。从企业规模看,6月大型企业PMI为50.2,比5月下降0.8个百分点,仍处于荣枯线上。中型企业、小型企业的PMI分别为51.3、48.6,均比5月上升1.9个百分点,其中前者重回景气区间,后者收缩放缓。值得关注的是,小型企业的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9.6、47.8,比5月回升4.7个、5.1个百分点,但表现仍然偏弱。
6月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8、50.4,比5月上升3.1个、2.2个百分点。目前制造业供需指数自3月以来首次重返荣枯线上。分行业看,汽车、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两个指数均高于54,产需恢复快于制造业总体。相比之下,新订单指数仍然偏低。6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9.5,相比5月回升3.3个百分点。在供给端,随着内地确诊病例稳定下降,疫情对生产的扰动逐步减弱,供应链的稳定性逐步修复,对内地出口形成一定支撑。但是长期来看,考虑到海外生产基本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内地出口或仍面临下行压力。
6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2、46.3,分别低于5月3.8个、3.2个百分点。近3个月价格指数持续回落,尤其是出厂价格指数连续两个月位于收缩区间。笔者预计,5月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环比或将回落。
就业压力逐渐缓解
5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相比4月下降0.2个百分点。步入6月,从PMI情况看,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指数分别为48.7、48.3、46.6,相比5月上升1.1个、2.8个、1.3个百分点,涨幅均强于季节性,反映了就业压力边际缓解。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就业情况尚未恢复到本轮疫情前的水平,意味着稳就业仍然是下一阶段政策发力的重心。
总结来看,随着疫情缓解,经济缓慢修复。6月制造业PMI重回线上,主因供需改善。值得关注的是,生产端的表现强于需求,且恢复较快。随着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创下近年高位水平,叠加需求扩张、原材料价格持续回落,企业采购意愿进一步提升。或受此影响,原材料库存指数回升,产成品库存指数进一步回落。此外,就业虽边际改善,但是压力仍偏高。
6月24日,国家卫健委表示,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等过度防疫做法,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6月29日,工信部表示,为方便广大用户出行,即日起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第九版防控指南,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
笔者认为,接下来在疫情防控的同时,稳增长将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目前PMI活动预期指数整体回升,其中服务业、建筑业尤为明显。笔者预计,下一阶段,稳增长政策将更加积极,经济仍将继续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