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大学之道/日圆危机击倒安倍经济学\智本社社长 清 和

2022-07-14 04:24:3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日圆汇率创下近五十年来最长连跌,一度突破137,截至7月12日,日圆兑美元跌幅已经超过16%。

  2022年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奈良县奈良市街头演讲时遭枪击,经数小时抢救后不治身亡,终年67岁。这一突如其来的袭击事件,令国际政坛、舆论界大为震惊。当天日圆应声大幅走低,跌幅至0.4%,报135.42。日经225指数跌幅扩大,几乎回吐日内涨幅,此前一度涨近1.5%。

  安倍晋三是日本二战以来执政时间最长的首相。近两年来,他虽已卸任首相一职,但作为自民党细田派会长,在日本政界的权势依然很大。如今,安倍的突然去世,会带来什么影响?“安倍经济学”是否会在新一轮的紧缩周期中破产呢?

  日央行为国债兜底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主要国家实施了刺激性的经济政策。2012年底,安倍晋三第二度出任首相后推行了包括超级宽松货币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及结构性经济改革组成的“三支箭”。该政策组合被称为“安倍经济学”,其中的具体政策包括:扭转通缩、提振通胀(设定2%的通胀目标)、实施负利率政策和无限制的量化宽松政策、大规模采购国债、大规模公共投资,以及促进企业投资与技术创新等。

  安倍经济学的逻辑并不复杂,即日本央行实施宽松政策,压低日圆汇率,刺激商品出口;压低贷款利率,鼓励企业贷款;无限量购买国债,控制国债收益率曲线,帮助日本政府财政融资,以支持庞大的养老金支出和大规模公共投资。由此可见,安倍经济政策的发起点是日本央行。2013年年初,安倍任命主张量化宽松政策的黑田东彦作为日本央行行长,同时加大了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干预。

  黑田东彦的无限量宽松政策推动日圆迅速贬值,其目的是扭转当时日圆对美元升值的预期。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到2012年底,日圆对美元升值幅度达23%。在金融危机和宽松周期时,日圆往往充当着避险资产的角色。日本央行试图弱化日圆的金融色彩,促使日圆贬值以刺激出口与实体。2012年年底到2013年2月中旬,日圆对美元贬值幅度就超过8%。日圆贬值的短期效果颇为明显,2013年一季度日本出口增长3.8%,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增长4.1%。

  进入2014年,日圆贬值政策的效果边际衰退明显。次年,安倍声称“安倍经济学进入第二阶段”,主要方向是改善社会保障,支持儿童培育,加大公共投资。日本央行将货币政策目标调整为控制国债收益率曲线,将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目标维持在零附近,一旦触及0.25厘将无限量采购国债,同时将基准利率推入负利率水平。

  随着日本老龄化加速,社会养老金支出持续扩大。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开始,三次经济危机后,日本的社会保障费用均大幅度飙升。2020年,日本财政支出大幅飙升至160万亿日圆,国债发行总额超过43万亿日圆。2021年,社会保障费支出超过35万亿日圆,占日本政府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上升至33%。

  第二阶段的“安倍经济学”与日本央行以控制国债收益率曲线为目标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为不堪重负的日本养老金进行融资。其后,日本央行成为日本国债的最大买家,资产负债表极速膨胀。从2012年1月到2022年6月,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从139万亿日圆扩大到738万亿日圆;国债资产从88万亿日圆扩大到540万亿日圆。如今,国债资产占日本央行总资产的比重达到73%。

  日圆遭受双核冲击

  从一些宏观经济指标来看,日本经济似乎改变了持久低迷的形势,最典型的是股票和外贸的景气。安倍执政期间,日经指数上升了141%,涨幅超过美国道琼斯指数;日本经常账户盈余从596.75亿美元上升至1644亿美元,其占GDP余额比重从0.95%上升至3.3%。但是也有一些宏观经济指标显示,日本经济增长未达目标、也未走出通缩“陷阱”。安倍经济政策将通胀目标设定在2%,但日本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长期在1%之下,被界定为通缩。日本实际GDP年平均增长率在安倍执政期间隻有0.52%,与2%的目标还有相当距离。

  更糟糕的是,安倍经济学涌现出两大风险:一是贫富差距扩大化。日本是全球贫富差距较小的发达国家,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加大了家庭之间的贫富悬殊。从2014年到2019年,日本最富有的10%家庭财富持续增加,但普通家庭的财富缩水了3.5%。二是政府负债率高居全球第一。安倍执政期间,日本债务规模越来越大,政府债务占GDP比重从226.1%上升至256.9%。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少经济学家认为安倍经济学具有某种可行性。现代货币理论(MMT)的支持者推崇日本央行无限量购债的货币政策,认为日本政府的举债对象是国内债权人,这意味风险较小。其实,安倍经济学制造的债务风险,压力集中在日圆汇率上,一旦日圆崩溃,债务危机立即爆发。

  安倍执政期间,日圆对美元贬值31.4%。这是日本央行主动为之的结果,也被认为是“可接受”的贬值幅度。另外,日圆在全球宽松周期长期扮演着避险资产的角色,这容易麻痹日本央行决策者和投资者。但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日圆接连“大崩溃”,安倍经济学积累的长期风险开始爆发。从3月开始,日圆汇率创下近五十年来最长连跌,一度突破137,创下了1998年以来最低水平。截至7月12日,日圆兑美元汇率年内跌幅已经超过16%,日圆成为全球主要国家货币中表现最差的货币。

  6月15日,日本国债期货还遭遇了“索罗斯式狙击”,日本10年期国债期货创下2013年来最大单日跌幅,并两度触发大阪交易所熔断机制。在过去二十多年中,做空日本国债被认为是胆大妄为的“寡妇交易”。日本央行是日本国债的最大买家,有着用不完的“子弹”,足以暴打任何一个空头。但这一次,华尔街交易员与日本央行直接交锋,并且首战告捷。

  为什么这次日圆的避险属性消失,反而成为了风险资产?在本轮紧缩周期中,日本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双核冲击”。所谓双核冲击,就是既受美联储激进紧缩政策影响,又要承担国际原油和粮食价格大涨。美元和原油价格大涨,就像两枚核弹,冲击了日本金融市场,而首当其冲的就是日圆。

  今年3月开始,美联储实施激进的紧缩政策,日本央行坚持将量化宽松进行到底。两国货币政策的加速背离,扩大了金融市场的利差,加速了日本资金外流,日圆迅速贬值。此外,今年国际石油危机削弱了日圆。作为一个能源匮乏的国家,日本大规模进口高价石油和原材料,大大增加了日圆贬值的压力。

  当前美国之外的发达经济体均遭遇“双核”冲击,为何日圆贬值幅度最大?根本上来说,安倍经济学实施的持久货币宽松政策推高了日本债务泡沫,加剧了日圆的脆弱性。日圆在“双核”冲击下风险暴露,日本国债被做空机构盯上。

  救汇与救债的两难

  岸田文雄的经济政策被认为是安倍经济学的延续,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通过财政投资和增长战略切实重振经济。不同的是,岸田文雄提出所谓的“新资本主义”,旨在缩小日本的贫富差距,重视普通家庭的经济福利。

  即便爆发了“6.15”做空事件,日本央行坚持“战斗到底”,宣布继续实施负利率政策和无限量购买国债,将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目标锚定在零附近。不过,国际做空机构认为日本央行的宽松政策无以为继,最终必然在日圆接连大溃败中缴械投降。

  现在的日本央行已经陷入“两难”困境。保国债还是保日圆?如果继续坚持量化宽松,无限量购买国债,那么“双核”冲击可能会直接击溃日圆;如果保日圆,就必须放弃量化宽松,以及对国债收益率曲线控制,甚至实施紧缩政策。若国债失去了日本央行兜底,风险将暴露无遗。

  今年上半年,日圆大溃败就已经表明安倍经济学濒临破产。安倍经济学的失灵反映出一个非常朴素的道理:任何国家都无法通过持续大规模印钱来解决经济增长问题。

  岸田文雄无法捍卫安倍经济学,但安倍政治学将持续影响日本政坛。安倍遇刺两天后,日本自民党在国会参议院选举中获得过半的改选议席,修宪势力在参议院的席位超过三分之二,已经超过了修宪动议所需的“门槛”。自民党很可能借助社会对安倍遇刺的广泛同情推动修宪,这将增加亚洲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