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实话世经/港金融发展空间正扩大\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 程 实

2022-07-14 04:24:3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回顾2022年上半年,香港经历了疫情反弹、周边地区需求放缓,以及欧美货币紧缩政策加快落地的复合冲击,一季度经济收缩明显;随着疫情缓和,二季度经济明显回暖。展望下半年,虽然全球宏观形势仍存在不确定因素,但以提升香港经济金融韧性为主线,推进经济复苏进程的发力方向十分清晰。一方面,要把握互联互通新机遇与构建绿色金融枢纽并驾齐驱,多方位提升香港金融体系韧性;另一方面,则是发挥独特优势与加速经济转型协同并进,助力改善本地产业结构。在全球宏观环境快速变化的背景下,更需把握主线、顺势而为,笔者预计下半年香港经济复苏将进一步稳固,全年有望实现1%到2%的经济增长。

  把握互联互通新机遇与构建绿色金融枢纽并驾齐驱。随着美国货币紧缩政策加速落地,联系汇率制度之下港元走弱,但未对香港金融体系造成实质性冲击,而且通过多方面努力增强香港对于国际资本的吸引力,有望继续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首先,改革上市机制,把握中概股回归机遇。港交所一直致力于完善上市机制,一方面通过简化海外发行人上市架构,便利中概股回港上市,构筑优质的人民币核心资产,增加香港市场对于海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另一方面,SPAC制度于今年年初落地,旨在吸引更多颇具潜力的新经济企业来港上市,优化香港IPO市场结构。此外,港交所计划于明年在美国和欧洲设立两个国际办事处,相信可以更加有效地向国际推广香港作为全球首选集资平台。

  其次,互联互通不断升级,人民币计价有望落地。两地互联互通自开通以来双向交易活跃,随着今年ETF顺利纳入互联互通标的,是两地互联互通内涵进一步丰富的里程碑。同时,香港已完成对港股通南向引入人民币计价的可行性研究,使用人民币计价可以更加客观地反映内地企业的内生运营价值,规避互联互通汇兑风险,还可以过滤美元波动对香港资本市场的周期性扰动。

  再次,构建区域绿色金融枢纽。一方面,特区政府将继续发行总值约45亿美元等值的绿色债券;另一方面,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跨机构督导小组也已公布《香港的碳市场机遇 初步可行性评估》,建议建设大湾区统一碳市场,探索与广州期货交易所就碳排放相关金融产品开展合作,为内地企业利用香港市场进行绿色专案融资提供服务,深化两地绿色、可持续金融领域协同发展,从而抓住区内的绿色金融商机。

  发挥独特优势与加速经济转型协同并进。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在全球宏观形势瞬息万变中把握机遇。笔者认为,香港金融服务业优势显著,但制造业发展仍有不足,围绕提高自身竞争力为主线,扬长补短协同并进,有助于香港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扬长:发挥连结内外的独特优势,巩固专业竞争力。服务业一直是香港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但随着边际增长逐渐放缓,其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增强。香港背靠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弥补了发展空间受限的劣势,需继续发挥连结内外的区位优势,明确“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的定位,发挥国内外大循环重要支点的桥梁作用,把握内地金融改革开放,深化在服务内地企业“走出去”、“一带一路”首选平台、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区域经济融合、人民币国际化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超级联系人”作用,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

  补短:发挥金融服务优势,助力创科产业发展。近些年,香港制造业占GDP比重较低,产业结构不均衡明显。在来自新加坡等周边竞争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仅依靠服务业带动经济增长的局面难以长期持续,需要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以构建创科中心为目标的北部都会区应运而生。首先,突出金融助力基建先行。优先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能有效扩大香港本地需求、增加就业。结合预算案中总值达4.5亿美元的基建融资证券化产品,不仅可以丰富本地基建融资市场,还可以助力北部都会区土地、房屋和交通基建专案的建设,推动基建与金融互促互进。其次,借助金融助力创科产业发展,为先进制造、创新科技等新兴产业链提供全面金融服务,满足创科小微企业的全生命周期金融需求。同时,结合“再工业化”资助计划,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增强香港制造业竞争力,从而提升香港创科经济韧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