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金融观察/上海构建金融改革桥头堡\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 邓 宇

2022-07-29 04:24:3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经过三十年发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大幅提升。\新华社

  新形势下全球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日益激烈,其中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成绩斐然,实现了多点突破和创新发展。作为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一方面国家给予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上海拥有坚实的国际金融中心软硬件基础设施和国际化、全球性的商业环境,吸引了大量国内外金融机构。

  经过三十年发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大升,金融要素市场、金融机构类型,以及金融人才资源等广泛聚集,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未来通过深化金融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有利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地位的巩固提升,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贡献积极力量。同时,上海应认识到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一个持续耕耘、对标国际并最终形成自身特色的历史进程,未来的建设发展应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充分汲取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的经验教训,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更加重视健全金融软硬件环境。

  建设成果:提升国际影响、搭建制度框架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不仅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持续提升,而且搭建起了比较完善的金融要素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基础性金融制度框架基本形成,为新阶段国际金融中心能级跃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方面,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初步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92-2009年启动建设阶段、2009-2021年基本建成阶段、2021-2035年创新发展阶段。1992年国家明确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定位和建设目标。2009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具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主要政策措施。2021年上海市发布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为未来十五年作了中长期规划。

  另一方面,基础性金融制度框架基本形成。自1992年明确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以来,成为引领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基础性金融制度框架基本形成,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金融改革创新持续推进,上海通过一系列金融改革政策,逐步建立起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信用体系、支付体系日益完善,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二是稳步扩大金融开放,早在1990年人行就颁布了《上海外资金融机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吸引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其后陆续发布了《进一步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 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案》、《上海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若干措施》,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上海利用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以及浦东引领区等政策试点优势,积极推动创设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推动跨境投融资服务,放宽外资金融机构准入,国际化程度大幅提升。

  发展经验:立足国情、遵循规律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既得益于国家各方面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而且也受益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更为关键的是立足国情特色,遵循了金融发展规律,以“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双驱动模式不断夯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基础,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一是坚持立足国情特色采取循序渐进模式。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保持一致,体现了服务国家战略的需要。从20世纪90年代上海通过浦东开发建设启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到2002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明确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经过三十馀年从明确定位到具体规划,再到深化部署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飞跃发展。其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保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渐进式路径,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特色,防止了其他新兴国家曾出现的金融自由化政策和激进的金融改革开放路线。通过科学论证和先行先试,各个时期的政策规划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赋予上海更多的金融创新试点,增强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弹性,也释放了巨大潜力。

  二是坚持对内深化改革与对外扩大开放双驱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顺应历史潮流和国家战略要求,坚持对内改革和对外扩大开放,以改革驱动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形成了良性的双驱动模式。纵观全球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基本上都围绕软硬件环境打造自己的特色,以制度优势吸引全球投资者,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一开始就坚持对标国际规则,通过推出一系列金融改革政策,推动金融监管改革创新,建立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全国率先设立金融法院、金融仲裁院等机构,设立证券、金融期货、黄金等各类金融要素市场,实施外资机构市场准入。同时,依托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以及浦东引领区等政策试点窗口,畅通跨境投融资、人民币贸易融资跨境使用,打造“沪港通”、“沪伦通”等金融开放通道,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开放,加快形成可覆製推广的经验模式,吸引了更多国际金融机构。

  三是坚持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落脚点。金融的天职在于服务实体经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始终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从早期的浦东开发到上海国际贸易、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以及到新时期的高端制造业、生物医药,以及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1.0到3.0版本中均涉及到实体经济和具体的产业行业布局,借助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科技创新、制造业转型升级等提供更加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同时,上海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金融市场以及银行体系等,构建了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

  近几年来,上海全力推进注册制改革、建立健全“科创板”等提升直接融资效率,不断完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国债上海关键收益率(SKY)等利率汇率定价机制,完善多元化资管机构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先进制造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据显示,2020年上海金融市场直接融资额17.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比2015年增长91.3%。截至2020年末,上海金融机构为科技企业提供各类贷款余额3402亿元、辖内银行业绿色信贷余额4288.3亿元,分别实现同比增长21.7%、22.2%。

  总结与展望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经历了不同历史阶段,从成长到发展壮大,其间经过了大量的政策研究、实证检验和试点经验覆製推广等工作,更为关键的是,上海抓住了中国经济贸易崛起和金融改革开放的战略机遇期,加快融入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发展了自身的特色优势,通过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以及浦东引领区政策,大胆进行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取得了突出成绩。

  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上海作为中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和战略链接,在新一轮深化金融改革和扩大金融开放的总体部署中肩负着重任。未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向更高能级跃升,应更加坚定改革创新的步伐和信心,坚持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同时面对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的新形势,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下一步的建设规划既要立足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也要坚持国际国内循环相互促进,抓住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变迁的新机遇,细化落实国家金融改革与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加大总结提炼成功经验和创新案例。

  对此,金融管理部门、智库院校、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主体应强化协作,聚焦绿色金融、养老金融、资产管理和ESG(环境、社会、企业管理)投资等前沿金融创新领域,共同谋划落实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力争为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