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庙堂江湖/产业升级须资本市场支持\德国波恩大学经济学博士 沈 凌

2022-08-13 04:24:1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中国经历长期高速增长后,必须转型升级。

  3年前有个老朋友约饭,他说自己打破了20多年“只做贸易不办厂”的原则。为什么呢?因为国际贸易的利润愈来愈薄,办个小工厂,可以把自己的订单放到厂里生产,自然能够多赚一点。这个逻辑并没错,当年笔者做外贸员的时候,也萌发过这样的念头。如今从商海里上岸,研究宏观经济的我,已经不习惯微观地看待这个商业案例,更加希望把它作为一个代表性事件,分析其宏观的背景和缘由。

  笔者的朋友实际上代表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商业成功人士。他们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通过各种手段(有人勤劳努力,有人以小博大,有人歪门邪道)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现在所在的行业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利润前景也愈来愈暗淡,于是一个问题被提出来了:如何传承这个物质财富呢?

  传统中小企面对传承难题

  当然,我知道一大批吃瓜群众,希望国内企业家都能学习巴菲特把全部财产裸捐出来,但这并不现实。作为一个宏观经济学者,我并不能为一个成功商人给出具体指导,比如告诉他哪个行业更加赚钱等等。大家都知道当下的经济环境,中国经历了长期的高速增长之后,到了必须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过去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不是说会全部消失,但必将进入一个由完全竞争时代逐步走向寡头垄断时代的惨烈过程。

  上述过程之所以惨烈,就因为它是一个淘汰绝大多数中小型传统企业的过程。大部分在过去几十年比较成功的小厂商,不一定能够继续成功下去,尤其是创始人已经到了差不多退休的年龄,无论是体力还是智力,都到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时候。因此,退下来大概率是一个好建议。当然,笔者将这个建议向朋友提出的时候,也大概率得到嗤之以鼻的回应。作为当事人,大家都倾向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未来的风险。

  即使朋友听了笔者的劝告,问题仍然没有解决。那么,退休后的商业成功人士,如何传递物质财富给下一代呢?经济需要转型,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逐步增加,经济增长动力应该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这些在宏观经济学中的煌煌之言,如何落实到五六十岁的企业家身上呢?

  如果他们是行业翘楚,当然可以引入新鲜血液──职业经理人,把老企业脱胎换骨。比如美的集团就由一间生产家电的传统企业,几年来转型升级,并收购了德国的高科技机器人公司,一步跨入技术密集型的生产领域。但对于朋友这类中小厂商来说,这是不现实的,如果大部分中小企业都能实现这种转型升级,那么又和全行业逐步迈入寡头垄断的大趋势相违背了。

  所以,一个重要的分配制度,能够促进社会资源由分散的个人集中到行业龙头企业中去,就成为了经济转型升级的必要环节,它就是资本市场。一个拥有几千万或者甚至于几个亿的传统厂商,想要转型升级到高科技行业,是不可能让年过五旬的创始人重新学习新技术、亲自下场办高科技企业的。最好的办法是从传统行业中退出来,投资到这些新科技企业中去,分享他们的成果。这就是资本市场的存在价值。

  如果传统厂商的创始人都极其信赖资本市场,认为买股票比买房产更加能够分享经济增长成果,那么新科技的企业家愈有可能获得这个社会中的绝大部分资本,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反之,既有的企业遇到了增长瓶颈,新兴的企业得不到资本市场的助力,经济转型就是一句空话,难以落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