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创科宇宙/药企巨头弃港赴星引深思\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 梁颕宇

2022-08-19 04:24:1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香港吸引更多生物医药公司落户,必须在规划、药物注册及人才等方面作出配合。

  内地CRO(临床研究外包)服务巨头药明康德(02359)及旗下药明生物(02269)7月下旬宣布将于新加坡建设研发和生产基地,未来十年各自投资约20亿新加坡元(约112亿港元)。前者计划建造先进的实验室和设施,后者则新建一体化CRDMO(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服务中心,一举将新加坡变成药明系公司全球研发和生产网络的重要连接点。此举是对新加坡作为全球生物製药中心的认可,同时为香港生物科技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据行内所知,药明康德落户新加坡之前,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探讨在香港设置研发基地的可行性,如今看来是觉得新加坡比香港更适合,而令人忧虑的是这并非单一事例。在此之前,同样在港交所挂牌的金斯瑞生物(01548)也选择在新加坡设置生产研发基地,并于今年2月正式投产。香港本是药明系的首选地,但与香港科学园长期谈判后,最后觉得新加坡招商引资的条件更吸引、进取和灵活,亦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

  内地生物医药巨头频频落地,反映新加坡在跨国药企临床研究及新药研发方面已成为区域性中心。

  根据新加坡经济发展局资料显示,全球十大药厂中,目前大多在新加坡设立厂房,国际生物科技巨头安进(Amgen)、默克(Merck)、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辉瑞(Pfizer)、诺华(Novartis)等更设立了区域总部或制造中心。反观医疗水平处在亚洲前列、拥有雄厚生物科研实力的香港,近年得到特区政府支持,在基建、科研资金、融资及人才等领域进行投资。虽然也吸引了不少出色、优秀的生物科技初创公司落户,但是在吸引大型药企长远投资方面,有些裹足不前。

  论生物科技研发实力,香港在亚洲区数一数二,亦为全球首个地区所做的临床测试数据同时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等国际权威认可。

  自从2018年放宽上市规则、容许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来港上市,香港便成为中国生物科技及生物医药公司上市的首选地。理论上,香港也应该是这些公司建立研发和临床中心的首选地,但一而再被新加坡捷足先登,香港对此不得不正视。

  药明康德在接受传媒访问时称,选择新加坡建设研发和生产基地,是因为当地拥有快速发展的生物医药集群、生命科学产业生态链,同时也具备生物医学人才储备。事实上,新加坡自2000年起把生物医药列入国内的四大经济产业后,政府一直推出不同的鼓励措施,不单向生物科技公司提供直接的税务减免,企业税低至15%;同时致力培养及输入生物科技人才,提供住房补贴、子女入学津贴等。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亦积极为海外医药企业提供政策支援,帮助其搭建伙伴关系,至今已发展出一套成熟的产业配套,对于药明系最新的两项投资,EDB均给予了支持。

  管理体系欠缺规划

  香港也早在2000年就提出要发展生物医药,前行政长官曾荫权2009年推动六大优势产业,其中三项是医疗产业、检测和认证产业及创新科技产业;至2018至19年度财政预算案中,特区政府再把生物科技列为创新科技领域的四大优先发展范畴之一,发展始渐见提速。

  上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离职前透露,过去5年政府投放了1500亿元,涵盖基建设施、基础研究、人才培训、科普教育、成果转化、投资初创等;并推出创科旗舰项目InnoHK,建立了专注医疗科技的Health@InnoHK科技创新平台,以吸引国际顶尖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设立研发实验室进行科研合作,迄今已有15间专于生物医疗科技的研发中心,汇聚不少在全球响当当的教授在香港做尖端研究。

  既然拥有足以走向世界的生物科研实力,为何还会被新加坡捷足先登?首先,香港生物科技发展现时由多个部门和各个创科园区管理,企业来港需与不同单位对接,实在费时失事,未来必须设法精简架构手续;香港在招商时也要表现得更积极和渴求,秉承以公司及新科技为本的原则给予灵活配合。

  其次,香港欠缺高层次的规划配套,不懂得如何把研究成果转化成药物,以及缺乏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复合型创新高端人才。如何进一步提升香港生物科技研发吸引力,令更多跨国药企来港投资是一个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也许是时候深入了解一下未来20至30年香港工业转型,到底需要哪些人才?再因应不同行业所需调整各大学校主修科、科目和毕业生人数,以满足中长期的潜在需求。

  香港特区政府近年不断加大科创投入是事实,问题是资金用得是否到位。香港的生物科技发展,目前主要由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处理,但旗下没有生物医药的专属部门,主要是靠科学园推广生物科技投资,药物监管审批则由卫生署把关。

  另外,特区政府资助牵涉到多个政府部门,例如创新科技署、医务卫生局、教育局等都有提供研发项目经费,但各部门只集中在各自的愿景和目标中,缺乏整体统筹规划,较易导致各项计划不协调与资源重叠,申请过程重复繁琐,更大大增加了科研人员的负担。

  药物注册制度僵化

  随着国家生物科技药物产业发展一日千里,水平迈向国际化,现时愈来愈多创新药在中美两地同时获批。香港过去几十年沿用的“第二层审批”药物注册制度,要求药物最少经七个指定国家中的两个批准,提交两张药剂制品证明书(CPP)才可以申请注册;但是,指定国家中并不包括中国内地,变相把在中国内地研发和获批的新药拒诸门外,即使美国FDA都认可,依然无法在香港通过审批,必须要等到有欧洲或澳洲等国家也亮绿才成事,如此僵化的制度明显已不合时宜。

  若果要推动两地和大湾区生物科技和创新药发展,应考虑把中国内地加入成为第八个指定国家,即是“中国+1”便可以获批,容许已获国家药监局审批上市的药物在港注册使用;否则对留港或在大湾区做研发的人才不公平,对急需新药治疗的香港病人也不公平,剥夺了他们得到适切治疗的机会或无法用成本较低的药物。

  本港没有正式药监局作为审批机构,也缺乏人力物力对药物进行直接审批,因此国际药厂选择在有完整配套的新加坡落户。香港要摆脱永远依靠别人审批才有药用的困局,除了参考及采纳国家医保药物名册,中长期可以利用大湾区优势推动区内成为药物临床研究发展枢纽,例如允许药物在大湾区完成衔接性试验,确认药物在中国人使用安全有效便可以申请注册,甚至设立大湾区药物注册点都是可以考虑的发展方向。长远会令整体社会得益,亦有助增加病人用到可负担新药的机会。

  人才瓶颈窒碍发展

  此外,人才瓶颈也是窒碍香港生物科技发展的困境之一。近年在特区政府鼓励下,确实多了许多创新的生物科技公司和顶尖科学家来港,但在营运层面上要找到支持研发工作的人手非常困难。以用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做药物发现的Insilico为例,创办人是该行业的领军人物,当初把总部从美国迁来香港,落户到科学园,原本打算招聘30至40人,但一直请不到合适人才;后来到上海张江和苏州开了创新研究室,两年内成功招聘到300人,一度想过迁离香港。Insilico刚公布获沙特国家石油公司(ARAMCO)和数个全球顶级公共投资者投资,但香港办事处一直只能维持基本人手。

  要避免其他公司因同样理由离开香港,我们需要从不同途径招揽或培育更多高中低层生物科技人才。首先,可鼓励大学开办MD/PHD课程,因为做生物科技不能单从科技角度看事情,多些有医学背景的人加入,从医生和病人的角度思考和提意见,可以避免闭门造车。其次,可探讨扩展非本地毕业生留港或回港就业的安排,把香港各大学在粤港澳大湾区分校的毕业生也包括在其中,促进大湾区人才流动。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