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明观四海/香港金融改革不止步\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 梁海明

2022-11-02 04:24:3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香港是国际资本进入内地及内地资本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

  港股近期剧烈波动,引发各界人士忧虑,但相信这只是欧美资金对“中国经济前景不明”议题的炒作。未来随着愈来愈多内地资金、中东资金、俄罗斯资金进入香港,完全有可能取代欧美资金,尤其是美国资金在香港市场上的地位,为资本市场提供支撑作用。

  香港于今日举办“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吸引包括一百多间环球主要金融机构负责人在内的行业领袖出席。在环球疫情尚未结束的当下,香港若能借助峰会契机,继续放宽防疫政策与世界“物理通关”,在加速向国际开放的同时,期望与内地进行试点“通关”,推动两地的人才、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生产要素的跨地区流动和对接更加通畅,不仅可巩固自身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还能“以香港所长,服务国家所需”,为香港未来发展提供新机遇、注入新动能、开拓新空间。

  在国际地缘政治不稳定的背景下,通胀高涨、百业萧条,环球股、汇、债、商品市场持续大幅波动,香港也遭受到冲击。外资本轮撤出港股的理由包括:一是基于搬资回朝救驾的需要;二是港股话语权正逐步转移至中资;三是在港股市场的盈利水平下降。在过去1至2个月的时间里,外资采取“你(中资)上午拉抬恒生指数,我(欧美资金)下午打压恒生指数”的方式,逐步把手上的港股卖给中资及香港本地资金。

  因此,港股近期的急跌只是欧美资金、尤其是美国资金,通过种种借口大量抛售港股、撤资香港的行为而已。随着欧美资金的离开,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且是唯一能够直接投资中国内地的国际市场,若能抓住11月初举办“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的机会,相信仍然能够吸引其他资金来港。

  美国商界不愿放弃内地市场

  国际金融领袖应允出席峰会,相信至少有如下3个原因:一是反映香港放宽防疫政策后已稳步复常,回归国际金融中心的“本色”;二是海外人士希望实地了解香港在香港国安法、新选举制度出台之后的金融、经济和社会等领域的变化;三是资金仍然希望继续通过香港这个平台投资中国内地。

  作为华尔街金融大鳄,他们未必愿意听从美国政府的政治决定,而损害自身的商业利益。美资机构特别是不愿看到拜登政府对香港采取金融制裁措施,因为这将令美国商界、华尔街从此止步香港市场,更甚是被迫放弃14亿人口的内地市场,当中的影响和损失难以估计。

  因此,香港如能利用好自身的制度优势,既可为海外机构提供投资中国内地的平台,又能给香港带来更多元的国际资金,还能继续扮演中国内地离岸融资中心的角色,满足内地相关产业的融资需求。正所谓“大河有水,小河满”,内地经济持续稳步发展,也将推动香港市场繁荣及社会的全面发展。

  港桥梁作用更显突出

  相信在“一国两制”的支持下,香港作为国际资本进入内地、内地资本走向世界的桥梁作用也无疑将更加突出。在新的国际形势下,香港若要进一步增加对国际投资者、国际金融市场的吸引力,发挥“国家所需、香港所长”作用,不仅需要向国际更加开放,改革步伐也应迈得更大一些,可考虑在以下几个领域继续发力:

  一是放宽上市标准,发展成为国际科技集资中心;二是推动发展成为国际债券(尤其是绿色债)发行中心;三是香港交易所降低交易成本,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继续投资香港;四是吸引更多熟悉内地事务的金融人才前往香港;五是加快推动港股通南向引入人民币计价的措施;六是要向包括国际投资者在内的各界,清晰交代确切的抗疫路线图、时间表;七是加强与中东国家、俄罗斯的政府、金融机构的沟通,以此吸引更多非欧美资金前来香港。

  相信在二十大之后,香港若能对外加快开放速度,对内抓紧机遇,继续主动求变,成为国内大循环的“参与者”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促进者”,通过积极融入内地,享受国家稳定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红利。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