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平心而谈/内地各大城市抢“95后“人才\经济学家、泽平宏观创始人 任泽平

2022-11-23 04:24:5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各城市抢年轻人才,以促进创新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

  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青年人才更是第一资源,二十大报告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随着中国人口红利消逝、人才价值日益凸显,前期我们和智联招聘联合推出《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2》报告,刻画总体求职者流动趋势。本篇聚焦于95后人才,以期探索95后求职者的流动趋势。

  中国有约2.6亿95后人口(1995至2009年出生人群,现为13至27岁),劳动年龄的95后人口约2亿人(16至27岁),占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22.7%。智联招聘有约2.9亿个人注册用户,月均活跃用户约4632万,其中,求职人才中近九成为专科及以上学历,远超全国就业人口总体的22.1%;求职人才中,约52%为16至27岁,即本文所指的95后,当中约一半为跨城求职者。为突出95后人群特征,本文使用智联招聘统计的总体及95后人才求职行为数据进行对比,探究95后求职人才特征及流动趋势。

  从性别看,95后女性求职占比相对总体更高,今年95后及总体流动人才中女性占比分别为50%及42%。95后及总体流动人才男女比例分别为50:50及58:42,95后流动人才中女性占比更高。可见95后女性受教育程度高且独立,求职意愿较强。

  从学历看,54%的95后流动人才为本科及以上学历,低于总体的56%。95后流动人才中,高中及以下、大专、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分别为12.9%、33.3%、48.1%、5.7%,本科及以上合计53.8%;总体流动人才各学历占比分别为7.1%、37.2%、47.8%、7.8%,本科及以上合计55.7%。

  从工资看,95后为职场新人,工资水平低,流动人才中月收入6000元(人民币,下同)以下占69.3%,远高于总体的51.9%。95后及总体流动人才月收入4000元以下占比分别为37.1%及25.4%,月收入在8000元及以上占比分别为13.6%及29.6%。95后人才多为职场新人,收入较低,同时低收入会降低工作满意度和在城市中的归属感,从而更倾向跨城求职。

  从行业看,95后更多分布在新兴行业,其流动人才在IT行业占比为24%,高于总体的18.7%,而在地产、制造业合计占比25.1%,明显低于总体的33.3%。95后流动人才最多的前三行业是IT/通信/电子/互联网、房地产/建筑业、生产/加工/制造,分别占比24%、14%、11.1%,合计占49.1%;总体求职人才最多的也是这三个行业,合计占比52%,95后人才行业集中度略低于总体。

  京深沪最具吸引力

  从95后人才吸引力指数看,北京、深圳、上海位居前三,广州、杭州、南京、苏州、成都、武汉、佛山位居前十。95后年轻人才成长于经济高速增长时代,生活富足,倾向工作发展和享受生活的平衡,选择就业城市不仅关注薪资,还关注创新环境和文娱产业发展。本文选取人均可支配收入、每万人专利授权数量和每百万人电影院数量作为外部指标,叠加智联招聘提供的95后人才流入占比、95后人才淨流入占比、95后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95后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占比四个内部指标,构建95后人才吸引力指数。

  从结果看,作为政治、创新、文化中心的北京近两年排名均位居榜首;深圳位列第二,相比总体人才,深圳对95后年轻人才的吸引力超过上海。根据我们选取的创新指标,深圳在前20强中排名第一,同时深圳拥有低于北京和上海的落户门槛,随着人口承载能力受限,年轻人才在深圳收紧落户门槛窗口期也将积极抢占人才高地,创新的产业结构、更低的落户门槛吸引年轻人到深圳就业;上海、广州依次为第三、四名;二线城市杭州、南京、苏州、成都、武汉、佛山跻身前十强,其中苏州排名相较去年上升了1名,佛山上升了5名,取代郑州跻身前十,而成都下降了1名。

  观察各分指标排名靠前的城市,在高学历人才方面,一线城市及成都、南京等强二线城市排名靠前;在收入方面,京沪及长三角城市更有优势;在创新方面,深圳、苏州创新活力较强;在文娱方面,旅游城市拉萨、三亚排名靠前,带动整体指数排名跻身前50名。

  在高学历人才方面,95后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前十是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南京、杭州、广州、西安、武汉、天津合计占比50.5%。北上深作为一线城市对高学历人才集聚效应明显,合计占比24.6%,同时成都、南京、杭州等强二线城市对高学历人才的集聚效应超过一线城市广州。成都集聚省内50%以上的本科院校,大学生数量在西南地区靠前,拥有先天人才优势;南京的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且“宁聚计划”实施、落户政策宽松,吸引人才;杭州近年加入“抢人”大战,浙大系企业的“抢人”风头强劲。

  在收入方面,各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前十的上海、北京、苏州、杭州、广州、宁波、南京、绍兴、深圳、无锡,除一线城市外均位于长三角地区,江浙一带城市居民富足程度高,尤其是苏州、杭州超过一线城市广州、深圳位列收入三、四名。

  在创新方面,每万人专利授权数量前十的城市是深圳、苏州、珠海、中山、广州、南京、无锡、常州、佛山、杭州,其中5城位于广东省、4城位于江苏省,粤苏两地创新活力较强。

  东部地区现淨流入

  分地区看,今年95后人才向东部集聚明显,人才淨流入占比为17.9%,明显高于总体求职者的12.9%。从人才流入流出占比看,95后流入东部地区占比为60.4%,略高于总体人才的58.5%;其流出占比42.4%,低于总体人才的45.6%,东部地区更能留住95后人才;中部地区95后人才流入占比为18.1%,略低于总体人才的19.4%,流出占比为26.3%,略高于总体的24.1%,95后人才加快流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95后人才流入流出占比均高于总体;东北地区95后和总体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3.9%、5.0%,流出占比分别为7.2%、9.3%,东北地区人才流动性较低。东部地区经济发达,GDP占比超过一半,人均产值更高,相对总体,充满活力和抱负的95后年轻人更倾向经济活力高、发展潜力大的东部地区。

  我们选取95后人才吸引力前十城市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一、二线城市对其划分。北京的95后人才淨流入占比高出总体3个百分点,主因北京出台毕业生人才引进新政等;95后人才从北京淨流向上海、从广州淨流向深圳,主因上海落户条件相对宽松、深圳经济发展潜力和创新动力高于广州。

  从人才淨流入占比看,一线城市北深上广95后人才淨流入占比分别为4.0%、1.9%、2.3%、0.9%,其中北深上95后人才淨流入占比均高于总体的1.0%、1.4%、2.1%,广州略低于总体的1.0%,95后人才向一线城市聚集程度基本高于总体;北京对95后人才集聚程度更高,人才淨流入占比高出总体3个百分点,2021年7月北京出台《北京市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降低毕业生引进的学历与年龄门槛,同时实施“计划单列”政策,清华、北大、复旦等内地7所名校毕业生都有机会直接在北京落户,有助于北京引进一批高学历人才。

  二线城市中,南京、苏州对95后人才集聚程度更高,人才淨流入占比分别高出总体0.1、0.2个百分点;95后人才更多在长三角、珠三角、川渝经济带等城市群内部流动,此外由于武汉地处主要经济带中心、九省通衢,其人才来源地丰富,前十大流入城市来自9个不同省级行政单位。

  三大方向强化优势

  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人才更是第一资源,在老龄化、少子化背景下,多数城市面临年轻人口萎缩、人口老化问题,近年来各城市加入“抢人大战”,也是抢年轻人口。95后人才多数是职场新人,年轻且有活力,其流动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人口流入可以增加年轻劳动力供给、缓解老龄化压力;增加人才供给、促进创新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扩大消费需求。人口流出会加重老龄化,加重养老负担,严重拖累财政、制约经济活力。

  一是充分尊重人口和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和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立足各地比较优势顺势而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是促进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决不能是追求各地区经济总量均衡,也不可能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二是进一步深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人口自由迁徙的枷锁。2014年7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城区500万以上特大城市人口规模。2016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全面放开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留学归国人员等落户限制。2022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提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具体涉及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落户条件、完善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鼓励取消年度落户名额限制等内容。

  三是优化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推动完善产业结构和公共服务、交通设施等布局,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方面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合理规划和引导紧凑连续的多中心城市产业布局,加快现有园区转型,因地制宜,完善城市功能。另一方面要优化公共服务、交通设施等布局,加快规划调整,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常住人口总量和结构,分区分级布局公共服务。进一步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大力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密度,推进轨道交通系统制式多元化发展,改善出行效率。未来的城市规划要尊重人口流动规律,不能车多了限号,人多了往外撵人。规划编制应以人为本,完善市民参与机制,充分了解市民对城市发展的期待和需求。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