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楼市新态/2023年楼市十大忠告(下)\祥益地产总裁 汪敦敬

2023-01-11 04:24:4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文接4日A13版:

  今年是笔者连续第16年为新一年撰写楼市忠告,以下是后五点忠告:

六、不要忽略财富效应

  加息是否绝对是楼市的负面消息?十分错误!看看数据,香港存款远高于借贷,而去年存款利息增加亦远高于按揭实际加息,即是说香港人享受加息的利益远多于负担。除庞大购买力冻结于定期存款外(定期存款连升九个月增加逾2.1万亿港元),供满楼的住宅单位亦越来越多(自置居所供满楼比例是66.1%)。

  香港自身购买力足以令楼市复苏,最重要是市场氛围是否令市场回复乐观。留意放盘量及短期供应的不足,若市场气氛转趋正面,楼市一触即发的机会比大多数人想像的容易。

七、优才领导不可逆转

  北部都会区计划其实是“筑巢引凤”,配合“一国两制”的优势,不单只打造了新的创科摇篮,也吸引及汇聚了人才,未来香港将与各国优秀人才相处,并以精英为领导。

八、租金反映需求真相

  买卖的需求许多时给予人忽悠的感觉,往往到静市的时候,之前所谓的买卖刚需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反而在租务成交中,我们不单只可以看到租赁上的需求,也可以看到买卖上的需求。静市中不少潜在买家决定不置业,转为租楼,于是租金就得到巩固,最后又间接支持楼市。近年来我们遇上不少新常态,很多人都用不适合的牛熊市去评论和预测楼市,笔者认为,参考租务的实况去掌握上车人士购买力,是掌握市场实况的最好方法。

九、环球经济衰退

  从多国的采购经理指数、通胀和经济增长率看,环球出现滞胀并走向经济衰退的机会很大。中国在此时机“拚经济”可说是危中取机,投资者掌握当中动力便能够获利。“拚经济”包括了两地通关,零售和旅客量恢复,而人才的流通,可以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

十、高通胀期来临

  2023年,香港通胀率可能继续上升,除了是环球趋势外,经济转趋活跃亦会推升通胀,而本地内部基建投资也是通胀趋升的原因。楼市短期供应仍不足,长远的造地供应虽然有所突破,但供应正正要面对未来多年的通胀压力,楼价长远上升的趋势仍然不改。(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