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显世华章/粤港优势互补 推动高质量发展\立法会议员 周文港

2023-02-17 04:25:0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农历新年假期过后,全国各省市相继召开经济工作的动员大会,争先恐后“拚经济”。作为内地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省在新年后第一个工作日便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是其中的一个佼佼者。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会上指出,广东未来的发展不可能继续拚土地、拚价格、拚劳动力,唯有通过高质量发展向上突围,同时也提出“再造一个新广东”的宏伟愿景。而广东未来的工作抓手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这一重要动力源,以及发挥横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平台的带头作用。

  事实上,广东省经过4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具备相当的经济实力,不仅是全国制造业大省,经济总量更是连续34年居全国首位。从全球来看,广东省亦是世界工厂的重要基地之一,从发展体量上(以GDP规模计)已跻身为全球前十大经济体,并超越亚洲四小龙的规模。最重要的是,广东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重大成就,一个独特的区位优势就是毗邻港澳,借助港澳两个特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实现了经济飞速发展。广东省只要与港澳之间能够优势互补,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前景是乐观的。

  另一方面,香港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已经进入由治及兴的新阶段,当前亦面对增强发展动能的大好时机。粤港两地发展至今,早已进入唇齿相依的融合阶段,香港要增强发展动能离不开大湾区的优势,方能令相关的工作事半功倍。

  然而,《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自2019年出台以来,遭遇重重阻碍,实际推进速度未如理想,亦是不争的事实。因此,香港在迎来全面通关之后,社会各界必须要全力以赴地参与大湾区建设,以此为切入点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之中,同时为推动本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以及经济结构转型,争取实现新的突破。

  合力打造创科中心

  笔者留意到,香港与内地实施全面通关以来,大湾区建设有明显提速的迹象。2月6日,由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率队的香港考察团抵达广州南沙庆盛站,开启为期两天的考察活动,代表团成员通过全方位、深入了解南沙的最新发展情况,有助香港在多个领域加快和南沙开展合作。2月8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公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促进条例》,重点推动横琴重大政策落地,并力争在今年内实现“封关运作”。2月9日,国家出入境管理局推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签证计划,对包括杰出人才、科研人才等在大湾区工作的内地6类人才发放往来港澳的人才签注,可申办的签注有效期最长可达5年,以便利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的便捷高效流动。以上种种举措都是加速三地融合的明显信号。

  香港拥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通关后香港特区政府与工商界应更加主动作为、奋起直追,透过走入大湾区不同城市,亲身了解最新发展情况,并从不同领域推动大湾区建设收获实实在在的成果,朝着国际一流湾区的目标大步前进。众所周知,发展创新科技既是国家赋予大湾区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亦是大湾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共同驱动力。香港近年致力发展创科产业,可在大湾区的平台上更好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例如在基础科研、资金融通、市场联系、顶尖人才等方面的长处;同时可借广东省在科技成果转化、制造业产能等方面的优势,透过彼此间的供应链分工及资源互补,加速打造成国际领先的创科中心。

  香港特区政府公布的《创科发展蓝图》,提出实现香港“新型工业化”,特区政府会加强支援具策略性的先进制造产业发展,包括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芯片。同时,广东省政府亦强调“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在早前制定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亦将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能源纳入其中。香港虽然在发展新能源、半导体等科技产业具有独特优势,但难以在本土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须联合应用科技发展成熟的深圳,以及作为生产制造基地的东莞、佛山等地,进一步发掘彼此在产业上的互补性,在研发、资金、测试到生产全过程展开密切合作,从而各展所长。

  建设高端服务基地

  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广东提出“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广东产品、广东企业、广东产业”。笔者建议,除了已在广东投资设厂的港资制造业企业应顺势而动,加紧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把握时机建立和发展自身品牌外,香港较国际化且具有较高水平的各项专业服务,可作为广东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的支援平台和合作伙伴,向他们提供资金管理、市场行销、法律合规、品牌推广、风险管理等全方位的高增值服务,满足广东企业规范化、品牌化和国际化的发展需求,而香港的生产性服务业亦可借势扩展业务版图,成为服务广东乃至全国企业的高端服务基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