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建言献策/通胀压力不大 稳增长政策尚有空间\京东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沈建光

2023-03-08 04:25:1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近期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2年全年经济数据。2022年,在国内疫情持续反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实现了3%的增长速度,高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到,中国经济面临的“三重压力”仍未实质性缓解,特别是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了四大变化,未来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力应对挑战。

  变化之一:出口从高增速转为负增长。

  新冠疫情之后美欧刺激需求政策取向和国内“保市场主体”政策取向形成互补,中国出口高速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2021年、2022年中国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9.6%、7.0%,淨出口对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的贡献率分别达到21.9%和17.1%。然而,当前美欧经济正在从滞胀滑向衰退,伴随海外需求放缓,2022年四季度中国出口增速快速下滑,12月出口增速已经降至-9.9%,四季度淨出口对GDP的贡献率时隔三年再度转负。2023年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新出口订单以及高频数据显示,海外需求放缓下出口延续弱势。

  变化之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由正转负。

  2021年消费呈现修复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5%,两年复合增速也回升至4.0%;2022年受新冠疫情反复扩散影响同比下降0.2%,为1969年以来第二次负增长(上一次是新冠疫情爆发的2020年)。分品类看,地产类消费(家电、家具、建材)和可选类消费(服装、化妆品、通讯器材)跌幅较大,表征接触性消费的餐饮收入降幅也高达6.3%。这背后除了疫情冲击外,就业承压下收入放缓、消费信心低迷亦是重要原因。进入2023年1月,尽管服务消费加快修复,但房地产销售持续低迷、汽车消费明显转弱,消费回暖仍面临较大挑战。

  变化之三: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大幅下降。

  由于长期、周期和政策因素共振冲击,2022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跌至13.6亿平方米、房地产开发投资降至13.3万亿元,同比降幅分别为24.3%和10%,这也是1992年以来地产销售和投资首次同时负增长。需求端方面,居民在失业高企和收入下滑下“不愿买”、房地产企业暴雷下“不敢买”;供给端方面,房企从缓解流动性危机到修复资产负债表、再到加大投资也需要较长时间。房地产大数据应用服务商克而瑞的数据显示,2023年1月重点30城成交面积同比下降34%,结合上述结构性问题,2023年房地产市场恢复进程可能不会太快。

  变化之四: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转负凸显通缩风险。

  2022年前三季度,猪肉价格上涨带动食品价格回升,而内需乏力、油价回落等因素导致非食品价格冲高回落。10月以来,随着猪肉价格回调、需求延续弱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明显回落,2022年全年同比温和增长2.0%。相比之下,2022年PPI增速持续下行,从1月的9.1%大幅放缓至12月的-0.7%,其中生产资料同比由1月的11.8%降至12月的-1.4%,这背后是供应链中断缓解、经济衰退担忧加剧下大宗商品价格回落。预计2023年CPI将保持2%左右的温和增长、PPI增速大概率为负,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通缩风险。

  伴随防疫政策放开、生产生活恢复,2023年开年中国经济呈现恢复势头,但复苏基础仍不牢固,上述四大变化隐忧仍存。为应对挑战,春节前后各部委、各地方已经积极部署和出台稳增长措施,力争实现经济“开门红”。在笔者看来,宏观政策还需打开思路、放开手脚、果断加力。财政政策方面,需要提高赤字率或发行特别国债,增加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付,通过发放消费券、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方式刺激消费;货币政策方面,在通胀压力不大的背景下,应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适时降准降息,畅通宽货币到宽信用的传导。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