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大学之道/国际贸易走向去美元化\智本社社长 清 和

2023-04-08 04:24:5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受欧美对俄罗斯实施金融制裁、美联储激进加息导致欧美银行危机等因素影响,一些国家已经逐步去美元化。

  今年年初,中国与巴西达成协议,不再使用美元作为中间货币,而以本币开展贸易。这一消息被解读为中巴两国共同推动“去美元化”,甚至被放大为“美元霸权的瓦解”。实际上,俄乌战争及欧美对俄罗斯实施金融制裁、美联储激进加息及欧美银行挤兑危机,两大风险事件促使部分国家调整对美元资产的配置,旨在强化本国金融安全。

  2008年金融危机宣告本轮经济全球化的终结,国际金融体系从崩溃走向分裂。俄乌战争引发二战以来最严重的欧洲地缘政治危机,其最严重的后果是欧美与俄罗斯之间的能源供应链、金融供应链硬脱鈎。

  一方面,去俄油气的激进政策制造了一个“破窗效应”,欧美国家不惜以短期的经济代价来换取长期的供应链安全。欧美国家以在岸、近岸、友岸和供应多元化为原则重构供应链,加速推动能源去俄化、技术封锁升级和产业转移。

  另一方面,欧美对俄罗斯金融制裁产生了政治“涟漪”。那些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与欧美不完全相同,但在贸易和金融上高度依赖于欧美的国家,担忧欧美掌控的贸易与金融控制权对其构成安全威胁,进而主动改变国际贸易与金融格局。

  多国强化本币交易

  如今,全球贸易版图正在进入大变局时期,呈现两大分裂之势:以美元为核心的欧美体系和正在强化本币地位的非欧美体系。

  美国基于“友岸生产”原则增进与欧洲、澳洲、加拿大的经贸关系;基于“近岸生产”原则拓展与墨西哥的经贸关系;基于“供应多元化”原则大力发展与东盟、印度的经贸关系,启动印太经济框架,推动订单与产业从中国转向东盟和印度。近些年的经贸数据显示,北美、欧洲、澳洲、日韩、东盟、印度正在形成更加紧密的经贸关系和新的商品、能源、技术和金融产业链。

  中国也在努力增强与东盟、俄罗斯、沙特及中东国家、巴西及南美国家、哈萨克斯坦及中亚国家的贸易与金融关系。2022年,东盟替代了欧盟和美国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对东盟进出口金额达到9753亿美元,同比增长11.2%。欧美将订单转移到东盟,东盟又大量从中国进口中间商品。以越南为例,美国是越南最大的出口国,中国则是越南最大的进口国。

  中国正在加强能源多样化贸易,增进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沙特、巴西及南美国家的能源和大宗贸易合作。俄乌战争后,中俄贸易关系显著增强;数据显示,2022年,中俄贸易额同比增长29.3%,达到1902.72亿美元。其中,中国对俄出口761.23亿美元,增长12.8%;中国自俄进口1141.49亿美元,增长43.4%。2022年底,中国与沙特双方签署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增进在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贸易与合作。2022年中国与沙特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1160亿美元,同比增长33.1%。为了降低对北美和澳洲的大宗进口依赖,中国还加大对蒙古、哈萨克斯坦、巴西及南美的煤炭、石油、原材料和粮食进口。

  在俄乌战争之后,“安全与发展”替代了“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下世界的主旋律。经济全球化已从退潮走向分裂,国家安全、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推动国际贸易与金融分裂,出现“强美元化”、“去美元化”两大分离之势。

  石油人民币露峥嵘

  国际贸易分裂,国际金融必然走向分化:欧美贸易体系对应的是美元金融体系,非欧美贸易体系对应的是非美元金融体系。

  国际货币为国际贸易提供结算工具,国际贸易为国际货币提供信用支撑。在信用货币时代,国际货币的信用来自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购买力。2008年金融危机后,“石油美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页岩气革命帮助美国从石油进口国转变为石油淨出口国,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大大下降,外交战略开始重回亚太。沙特小萨勒曼王储也意识到单一外交战略风险正在增加,着力推动自主外交和多边外交。近些年,美国与沙特外交关系渐行渐远,“石油美元”也愈加名不副实。

  俄乌战争爆发后,美国弱化中东、强化印太、驰援欧洲,俄罗斯又无暇顾及,中国则加强了与沙特的能源贸易和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的合作。今年,中国还促成了沙特与伊朗复交。此外,中国与沙特一直协商在石油贸易和投资上用人民币结算。

  市场纷纷猜测,是否能出现“石油人民币”,以取代“石油美元”。所谓“石油人民币”,是指中国与石油输出国、原材料出口国之间的石油等大宗贸易用人民币结算。例如,中国与巴西之间的贸易与投资可以使用人民币结算。

  信用货币的国际地位,取决于本国能够提供多大价值的商品。中国能够提供大量有价值的商品,供持有人民币的石油输出国、原材料出口国购买。中国大规模的廉价商品出口是人民币结算的一个重要支撑。然而,石油输出国、原材料出口国往往是贸易顺差国,持有大量的人民币可能面临外汇风险。例如,2021年沙特对中国贸易顺差约200亿美元,按当前汇率计算折合1300多亿元人民币。沙特国家主权基金一般将美元配置在美债等美国金融资产上,他们该如何处理手中的人民币外汇?

  中国努力推动与俄罗斯、巴西、沙特之间的“商品─资源”贸易,试图从中增加人民币的结算份额。政府力量或许可以增加本币结算份额,但“石油人民币”能否形成,最终还看国际市场是否买单。

  国际金融加速分化

  美国借助俄乌战争的机会重新团结欧洲,扩大北美自由贸易区,进一步强化盎格鲁撒克逊朋友圈,拉拢日韩构建全球芯片产业链,实施印太战略、扩大与东盟及印度的贸易,打造新的欧美贸易及金融体系,以大宗商品为核心的“石油美元”逐渐过渡到以高科技为核心的“芯片美元”。

  一边厢,欧美─美元体系依然是主体,且愈加强化。美元在全球贸易的结算比重依然超过60%,国际储备的比重也达到60%。过去20年间,日本、欧元区、东南亚、英国、瑞士、其他主体持有美债量持续增加。在硅谷银行破产、瑞信爆雷后,国际资本纷纷拥抱美债避险。美联储、加拿大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欧洲央行和瑞士央行还实施货币互换操作。

  另一边厢,非欧美贸易─非美元体系的份额可能将有所增加。中国、俄罗斯、巴西、沙特政府均掌握央行和大量国有企业,方便推动去美元化和提高本币的贸易份额和储备份额。巴西央行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人民币占到了巴西外汇储备总量的5.47%,超越欧元占比的4.74%,成为巴西第二重要的外汇储备货币。

  美国财政部公布的2023年1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一定程度能够反映出这两种背离趋势。在增持国家或地区中,持有最多美债的日本增持281亿美元,涨幅创2021年8月以来新高;英国增持138亿美元;加拿大增持390亿美元;三地投资者合计贡献了外资淨买入美债的169%。

  在减持国家或地区中,沙特以疫情高峰期以来的最快速度减持美债,库存降至6年多以来的最低水平;中国内地减持77亿美元,为连续第6个月减持美国国债,持有美债规模在2013年5月达到创纪录的13159亿美元后,下降到今年1月份的8594亿美元。

  值得注意是,巴西、沙特及东盟讨论或实施去美元化行动,并非真正脱离欧美─美元体系,而是一种在国际贸易分裂、金融分化之中的多边安全策略,以及在美联储加息美债价格大跌、金融风险大增之际的投资避险策略。随着国际贸易版图分裂加剧,国际金融在加速分化,各国均使用政治力量为自己的贸易和货币保驾护航、构筑护城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