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实话世经/数字经济创造时代红利\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 程实

2023-04-24 04:25:0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每年递增,发展潜力巨大。

  “水激则悍,矢激则远。”当前,世界正处于科学范式革命的重要阶段。数字经济在全球经济中占比已接近一半,网民数量亦占世界人口的近六成。芯片器件尺寸接近物理极限,导致摩尔定律逐渐失效,互联网行业整体收入增速逐年放缓,新一代科学范式的革命进入关键期。与此同时,OpenAI的模型显示,2010年以来业内最复杂的AI(人工智能)模型算力需求涨了100亿倍。这些研究都表明,市场对于算力的真实需求已远超摩尔定律的演进速度,而目前业内解决算力的方式仍偏保守:近八成依赖于并行计算,剩下的则通过AI演算法以及芯片算力进步提供。

  随着摩尔定律的逐渐失效和算力需求的日益增长,一场以算力、演算法和模型为核心的产业技术革命即将到来。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将在各行业掀起产业技术革命。把握先发优势的主体,将在全球经济秩序的重建中取得主导权,拥有更多话语权。

  如今,中国已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主要动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将推动中国现有经济模式的转变,推动实现高质量增长。当以数据为代表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边际产出递增,新的技术创新不断迭代升级,其他要素资源将不断向数字经济产业聚拢,促使数据密集型产业的总体规模报酬递增。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在2021年达45.5万亿元人民币,按年名义增长16.2%,较同期GDP名义增速高3.4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39.8%。但与发达经济体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相比,中国仍然有较高的提升空间。我们预计中国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有望在2027年达到60%左右,预测规模为15.7万亿美元。

  提高第一二产业数位化渗透率

  从产业渗透率看,中国数字经济渗透率呈现出第三、第二、第一产业逆向发展的趋势。据中国信通院数据,在2020年,中国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的数位化渗透率分别为8.9%、21.0%和40.7%。第三产业数位化发展较为成熟,第一、第二产业比较滞后。因此,第一、二产业数字经济渗透率的提升,预计将成为下阶段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从具体结构角度来看,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中的产业数位化占比较高,已达到GDP的32.5%;同期数字产业化占GDP比重仅为7.3%。

  在当前阶段,笔者认为产业数位化仍是提升数字经济渗透率的关键,各行各业数位化产品的应用,将快速推动数字经济市场规模的增长。未来随着技术范式转化,数字产业化有望不断迭代升级,从而实现整体再次以“质”到“量”的转变。届时,笔者预计中国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将有望明显超出市场的传统预期。

  近年以来,国际形势受到地缘政治及新冠疫情的影响,不确定性显著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挑战。而新一轮的科技与产业革命有望激发各国经济增长活力,实现经济社会加快转型。新冠疫情是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催化剂,疫情期间各国纷纷加快生产和消费端从线下到线上模式的转变,数位化基础设施、智能生产、线上消费快速发展并为经济增长提供新支撑。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测算,其筛选的47个国家数字经济规模在2021年增长至38.1万亿美元,占GDP比重为45%。然而,不同经济体之间差异十分显著,发达国家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为55.7%,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29.8%。

  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发展数字经济已经刻不容缓。在知识经济中,数字经济(新知识)本身享有的边际报酬递增的后发性优势,为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机遇。度过创新阶段后,在新科技的普及以及模仿阶段,新科技相关的边际报酬在发达国家将呈现下降趋势,而在发展中国家仍能维持较高的边际报酬,发展中国家的数位化速度有望快速提高。根据测算,2018年至2021年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的全球占比均低于中国GDP全球贡献比例。

  随着中国数字经济在各行各业更广泛应用,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将继续扩大,其占全球规模的比例与中国GDP全球占比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笔者预计全球数字经济规模在2027年将会达到61.5万亿美元,中国的数字经济占比将会从2021年的16.3%增长至25.6%。中国数字经济的加速发展,将为全球经济模式转型创造可观的新贡献。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