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主楼布阵/新盘与加息夹击 二手寒冬未完\美联物业住宅部行政总裁(港澳) 布少明

2023-07-22 04:03:1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二手物业除了面对加息困扰,更受到新盘抢客影响,第三季二手交投价量料受压。

  今年初的通关效应为楼市打下一剂强心针,刺激首季住宅物业交投表现亮丽,3月份新盘销售突破2000宗水平。惟在加息压力下,楼市自第二季起“急转弯”,新盘及二手成交双双减少,成交金额更显著下跌。

  据美联物业房地产数据及研究中心综合一手住宅物业销售资讯网资料显示,今年第二季新盘成交量录2753宗,较第一季的3468宗减少20.6%。至于金额方面,由于大额豪宅新盘成交数量同样减慢,第二季新盘销售金额约293.6亿元,较第一季的397.6亿元下跌26.2%。

  二手方面,交投同样显著回落。综合美联分行统计,今年首季35个大型屋苑每周平均录约94宗成交,第二季起交投开始放缓,平均每周录得约42宗,跌幅高达55%。踏入7月近两周平均更只得约31宗,再下滑26%。估计第二季全港二手住宅成交量约9200宗,较首季减少29.4%。

  笔者相信,短期内“息魔”将持续困扰投资市场,料第三季楼市维持“一手稳二手软”的局面,预期季内新盘交投将录约2800宗水平,较次季微升2%;二手价量则持续受压,7月二手成交量或创近三年半新低,亦低于去年疫情同期。

  加息成为次季楼市“急转弯”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二手受到影响更大,现时二手物业成交量已贴近疫情时水平,楼价也出现回软的迹象。目前难以确定加息周期何时完结,相信第三季本港楼市交投将持续受压。当中,二手物业非但要面对“息魔”的困扰,更受到新盘大军络绎不绝的冲击,相信二手交投价量将继续受压,料季内仅录约8300宗水平,按季再跌9.8%,并创近一年新低;楼价或持续受压,出现约1%的跌幅。

  新盘贴市开售 吸走购买力

  相较之下,一手交投因为发展商的进取开价策略,对置业人士更具有吸引力,相信在新盘不断贴市价推售下,第三季交投将相对稳定。

  楼市低迷会对香港经济带来连锁反应。最近楼市气氛欠佳、成交徘徊低位,走势会影响特区政府卖地情况。需知卖地收入属特区政府重要收入来源,住宅需求大跌,间接影响发展商投地意欲,故导致上个财年地价收入急挫,最终仅录约699亿元,较前一个财年大减超过五成。

  反过来说,楼市交投畅旺,发展商投地具信心,特区政府卖地收入亦不会太差。因此,笔者再次呼吁特区政府果断修订房策,助香港加快复苏,加大力道吸人吸财,以提振经济,令香港重拾光芒。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