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经济把脉/减息降准料续来\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梁中华

2023-08-19 04:03:0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一般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平均利率继续回落

  中国人民银行本周四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笔者的解读如下:

  1)个人房贷利率再创新低

  一般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平均利率再创新低。人行公布6月金融机构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9%,较3月回落15基点。分项中,票据融资利率大幅回落64基点至2.03%;6月一般贷款利率环比3月时继续下降5基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再回落3基点至4.11%,双双为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不过,本轮房贷利率的环比降幅较2022年以来几个季度的降幅有所收窄。整体上,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仍是稳中有降。

  2)释放稳汇率信号

  人行指出,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对于5月以来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增加的情况,人行认为,美联储加息预期反复、海外市场避险情绪升温,以及国内季节性购汇需求增加是主因。整体上,人民币汇率没有偏离基本面,外汇市场运行总体有序。

  在后续展望中,人行表态,当前有丰富的经验、也有充足的政策工具储备,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下一阶段,将用好各项调控储备工具,调节外汇市场供求,对市场顺周期、单边行为进行纠偏,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笔者认为,通过专栏,人行及时传递稳汇率的信号,有助于给人民币贬值预期“降温”。短期来看,人民币汇率有望保持稳定。

  3)关注淨息差压力

  另外,人行解释了商业银行淨息差收窄的问题,表示银行盈利本身就会随经济周期波动,不必过度解读。当前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和利润总量逐步扩大,但淨息差和资产利润率处下降趋势。截至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淨息差已经降至1.74%水平。同时,人行也表示,商业银行维持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需保持合理利润和淨息差水平;允许银行通过合理方式维持自身稳健经营。

  笔者认为,在当前较高的淨息差压力下,要继续推动实体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银行负债端压力仍需要缓解。因此,宽松周期或将继续,接下来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利率,或者存款利率调整都存在一定可能。

  4)结构性工具进退有度

  人行总结了近年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的效果。在决定结构性工具创设、延续或退出时,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经济运行中较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二是金融机构提升对特定领域金融服务的意愿和能力。人行认为,今年以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努力把握好“进”、“退”两方面的平衡,在激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资源配置,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在房地产领域,结构性政策也在发挥作用。比如,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将延续至2024年5月末;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等也将逐步在试点城市落地。笔者认为,结构性货币工具仍在总量政策外发挥重要作用,必要时人行也会“创设新的工具”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5)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

  对于下阶段的政策展望,首先经济方面,报告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已恢复常态化运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也表示,“国内经济运行面临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等挑战。”

  在货币政策定调方面,删去了一季度执行报告中的“搞好跨周期调节”,调整为“加强逆周期调节”、“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对于政策目标,报告描述为“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结合8月新一轮政策利率的调整,笔者认为货币政策仍将继续积极发力,保持稳健宽松基调,稳定融资需求。下阶段,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都有调整的可能,同时存款利率也存在进一步调整的空间。

  在房地产政策方面,报告删除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更新为“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除了报告中提到的“加大对住房租赁、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金融支持力度”外,笔者认为,人行或将提供有效的政策激励,推动存量房贷利率的调整。此外,大中型城市房地产政策的优化调整,也需要更多金融支持。

  最后,人行在稳汇率、防风险方面的表态,也值得关注。比如人行反复强调,要“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释放出稳汇率的信号,也可能使用工具箱加强管理。在防风险方面,新增表述“统筹协调金融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工作”,接下来一揽子地方债务化解方案的出台同样值得期待。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