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楼市强心针/新盘减价带旺交投 楼市前景转好\利嘉阁地产总裁 廖伟强

2023-09-21 04:02:5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世界各地的投资名家都明白,市场往往都是危与机并存,在地产市场亦如是。每当业主灰心沽货离场之时,也是资金趁低吸纳的日子。经历多年变迁,楼市总是一个大循环,有危就有机,这是不变的定律,经历风雨之后,就有机会见到彩虹。

  笔者至今仍相信,市场存着不少利好因素,例如在外围方面,美国加息周期亦已近尾声,明年息口会因大选年而回落。另一方面,内地持续大力稳经济、救楼市,相信会逐渐见成效。

  在本港,特区政府已成立专责小组,研究增加股票的流动性。此外,吸纳的人才和劳工逐步到位,可缓解劳动力不足问题,特区政府亦研究活化夜市,刺激消费意欲;而下月发布的施政报告相信会有刺激措施。加上近期发展商愿意减价,推动楼市成交,亦有效带动市民的入市意欲。

  正如上文所讲,楼市是一个大循环。笔者从事地产代理36年,见证了地产市场无数的起跌。当市场下跌的时候,大家不用过分悲观,只要有需要及有实力,这个时候要寻找到合心意,又具备可观议价幅度的单位,是比较容易的。

  笔者对过去的楼市循环作了一些分析,楼市每十年间,必定有上有落。当然,未必每个人都能够做到低买高卖、赚尽时势,但是从以下的一些买入卖出的假设情况中,也可以看到楼市走向的端倪:

  1963年入市,1973年沽出,赚!期间有社会运动及石油危机;

  1973年入市,1983年沽出,赚!期间中英就香港前途问题谈判;

  1983年入市,1993年沽出,赚!当中有社会运动及波斯湾战争;

  1993年入市,2003年沽出,蚀!当中有亚洲金融风暴及沙士疫情;

  2003年入市,2013年沽出,赚!当中有金融海啸及政府推出辣招;

  2013年入市,2023年沽出,赚!当中有中美贸易战及新冠疫情。

  上述的十年大循环之中,只有1993至2003年录得亏损,而且幅度轻微。因此,如果买家有持货力,购买物业始终可以带来利润,当中还未计赚住或赚租。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有趣的分析,亦代表了逢“3字尾”的年份入市,绝大部分都可以赢到最后。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