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金融观察/绿色金融推进“双碳”目标(下)\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 邓宇

2023-11-14 04:03:0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中国绿色投融资存量分布

  (上文接11月13日A13版)

  三、发展绿色金融的风险收益测算

  绿色低碳投融资须关注两个问题:一是绿色低碳项目评估机制。传统的高碳行业绿色低碳项目以及新兴的绿色低碳项目评估涉及非常专业的技术、财务和投资、风险知识,而且各个行业项目需求多样,单靠公共部门或者金融机构很难匹配,需要专业机构提供服务支持;二是绿色低碳项目的资金利用效率。过去的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存在机制不成熟、投资风险回报不均衡等问题,绿色低碳PPP发展应考虑最大化利用稀缺的财政资源,发挥社会资本效率。2020年中国设立的首个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规模885亿元(人民币,下同),市场机构预测将撬动社会资本超过4000亿元。面对巨大的绿色投资缺口,将有限的资金用于绿色低碳项目,实现生态收益、财务收益的均衡发展才能可持续。

  从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风险和收益综合来看,中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占比最高,大中型银行是绝对的主力。因绿色信贷筛选标准较高,绿色低碳行业本身的早期前景较好,资产质量相对较好,当前绿色信贷的不良率维持在较低水平,资产质量优于其他类型的对公贷款。根据中金公司研究部的统计,2013年至今中国商业银行的绿色贷款不良率基本维持在0.5%以下,2020年末绿色贷款不良率仅为0.3%,同期对公贷款平均不良率约2.1%,绿色贷款资产质量明显优于其他类型的对公贷款。随着“双碳”战略“1+N”政策体系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加快。现阶段,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的增长较快,但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中国逐渐形成绿色投融资谱系,涵盖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基金、险资绿色投资等不同类别。统计显示,2022年新增本外币绿色贷款6.01万亿元,境内外贴标债券发行规模累计达到3.3万亿元,绿色、可持续、ESG等方向的公私募基金规模合计7900多亿元,保险资金参与绿色投资达到1.2万亿元(见下图)。于金融机构而言,中国“双碳”战略目标具有政策引领示范效应,金融机构须做好充分准备,既需要建立健全一整套的绿色金融框架(核心是公司治理体系),也要有相适应的风险模型、项目评价机制和资产负债表的转型(业务方向调整)。随着绿色低碳的深化,存量的投资包括信贷、债券等将需要调整,如何平稳促进期限、结构和利率转换关系到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可持续性,绿色金融的政策导向与市场评价需要兼容。

  从两个维度来看:其一,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同业竞争对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的综合定价提出更高要求,伴随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启动,亟待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其二,通过绿色金融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不可避免会造成挤出效应,缺乏有效转型路径或对中小企业生存构成挑战,需要密切关注绿色低碳转型对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绿色转型的前提投入可能较大,亟待较低成本且长期的融资服务。

  四、做好“绿色金融”文章的思路建议

  实现“双碳”面临较大资金缺口。按照目前的财政收支结构、地方债务约束条件,实现“双碳”目标需要长期资金支持,需要探索政府、市场和机构的协同。主要面临三方面的难点:其一,存量投资绿色转型,即传统的能源、建筑、交通等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投资需要技术和资金支持,具有存量投资规模大、转型周期较长等典型特征,同样需要持续投入资金、技术和人才,转型期间将不可避免面临“阵痛”;其二,增量绿色产业投资,具体为绿色产业包括有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态环境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六大类,涉及面广、细分领域多,需要平衡好投资、回报以及潜在风险的关系;其三,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中传统行业的信贷占比仍较高,绿色金融提升空间较大,但也面临资产负债表面临重构以及财务可持续性问题,一方面是信贷资金投入产出不平衡,另一方面是风险收益不平衡。

  建议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建议考虑在亚太地区单独设立类似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建立完善亚太地区的绿色低碳行业目录以及PPP绿色低碳项目库,充分利用上海、香港、新加坡、东京等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为高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资金、技术支持,为绿色低碳新兴产业提供上市融资便利,推动开展PPP绿色低碳项目的区域合作;第二,建议绿色投资联席工作小组或日常办事机构,加强公共部门、金融管理部门与金融机构、企业、院校智库等协作;充分借鉴大中型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经验,积极帮助地方中小银行搭建绿色金融架构,补齐专业短板;第三,建议公共部门、行业组织加大与联合国气候专门委员会、环境规划署以及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金砖新开发银行等多边机构开展合作,探索创设跨境绿色金融投融资工具,着力加大对中小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支持力度;第四,建议依托金融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研究部门以及院校智库等,加强ESG和可持续投资的金融资产负债表研究,协同推进绿色低碳产学研体系建设,创新绿色低碳投融资产品。(完)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