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民生国计/就业数据决定美联储降息节奏\民生证券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 陶 川

2024-08-19 05:02:0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美国劳动力市场持续降温,就业数据持续走弱的趋势更加确定。

  上周公布的美国7月通胀数据,确实可以给下月降息吃上一颗“定心丸”,但最终是0.25厘还是0.5厘,能够“一锤定音”的可能是8月非农数据。而且在今年剩余的时间内,美国通胀的降息“分量”将让位于就业,这可能是本次数据公布后最大的市场含义。

  通胀“分量”下降,除了美国联储局在7月会议纪要中的转向外,可能更重要的一点是数据本身的纠结:商品通胀降温明确,服务通胀有波动风险。

  上半年,美国商品通胀对消费物价指数(CPI)环比维持负贡献。7月核心商品环比增速下降至-0.3%,同比持平在-1.7%的低位,其中机动车分项的同比增速继续下行至-4.2%。美国二手车价格指数仍在低位波动,机动车零售商的库销比仍在上行。

  与此同时,美国CPI经历了一轮的“过山车”,1月到3月CPI超预期、4月CPI持平预期、5月到6月CPI低于预期。核心原因在于服务通胀的波动,以及能源价格阶段性反弹。黏性较强、权重较高的住房通胀在6月环比增速降至0.2%,而本期环比增速反弹至0.4%。住房CPI增速的滞后效应,可能是未来半年通胀走势的主要风险。

  整体来看,当前美国通胀走弱的趋势不变,但大多被市场预期,而向2%回归的这“最后一英里”,注定会因为服务业和工资而充满坎坷。推而广之,这种数据的分化和“上蹿下跳”并不少见,这一点在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等数据中尤其突出,例如制造业数据当前全方位走弱,但是服务业数据却意外反弹,整体仍有韧性。

  无论是Markit口径还是ISM口径,7月制造业PMI读数均为年内新低。尤其是ISM口径下PMI生产指数是四年多以来的最低点;就业指数自2020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如果剔除新冠疫情期间的数据,就业指数更是自2009年以来最糟糕的表现。而另一方面,7月美国服务业PMI仍在50荣枯线以上,且几乎所有的分项(ISM口径),商业活动、新订单、就业、库存等相较于6月均有所改善。

  相较而言,今年以来美国劳动力市场持续降温,就业数据持续走弱的趋势是更加确定的。先不论7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环比大跌至11.4万人,失业率超预期升至4.3%,抑或新申领失业救济金数据趋势性向上,可能更具有趋势意义的是,当前美国劳动市场的供需缺口已经越来越窄。

  市场高估衰退形势

  笔者依旧认为,当前市场可能过于高估就业数据背后的衰退信号。近几年来新增非农就业人数的噪音越来越大,信息含量受限──频繁修正而且常常上蹿下跳。例如,2022年12月新增就业13.6万人,2023年1月大幅反弹至48.2万人;2024年3月至5月新增就业人口也呈“V”字转折。

  7月失业率升至4.3%亦有一定“虚高”。暂时性失业人口贡献60%的失业增幅。飓风“贝里尔”(Beryl)的影响结束后,这些暂时性失业人口重返工作岗位,或将反映在下个月的数据中。

  把就业转弱与衰退联系起来,重要的一点可能在于居民债务问题形成自我加速的负向循环。历史上的经济衰退,往往对应着前期私人部门的高杠杆,而当前居民和企业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均相对健康。但随着劳动力市场逐步走弱,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支出增速也将下滑。

  对居民部门来说,高利率环境没有传导至他们的房贷压力上(居民在2020-2021年锁定了低利率成本,2022年以来高利率环境中没有加杠杆),抵押贷款债务的风险较低。然而,消费贷(尤其是信用卡)的风险更显著。消费贷的还贷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例持续上升,信用卡的拖欠率也已经高于疫情之前的水平。

  如果美联储不降息、令高利率环境持续,居民消费贷的压力进一步上升,同比可支配收入增速放缓,那么居民消费支出将被压制,加快美国经济走弱的节奏,形成“劳动力市场走弱-私人部门债务问题恶化”的负向循环。

  当前9月美联储降息几成定局,就业接替了通胀的“主驾驶位”。未来几个月通胀环比保持在0.3%以下是大概率事件,而就业数据对政策和市场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如果飓风“贝里尔”的影响结束后,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仍继续大幅下降、失业率继续上升,裁员人数转向进入上行通道,那么9月首次降息0.5厘的可能性将上升,当然目前这不是我们预测的基准情形。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