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斌眼观市/擘画股市高质量发展新蓝图\朱斌

2025-09-02 05:02:1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今年8月29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京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围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科学谋划资本市场“十五五”时期重点任务举措,听取部分高校、行业机构专家学者及中国资本市场学会会员的意见建议。会议总结了“十四五”以来资本市场改革成效,并就“十五五”时期资本市场发展的关键方向进行了深入研讨。

  笔者认为,“十五五”将是资本市场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从制度构建转向功能深化的关键5年,以“强监管、防风险、促改革、优开放、壮生态”为核心特征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正徐徐展开。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后续政策细则的落地,并据此调整布局策略,把握结构性机遇。

  座谈会透露的“十五五”规划研讨内容,方向明确,重点突出,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前瞻性,主要集中在以下五大维度:

  一是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深化制度改革,增强市场功能。这意味着“十五五”期间,资本市场的结构性改革将进一步深化。各板块的定位将更加清晰,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格局将更趋完善。转板机制、互联互通有望取得新突破。制度改革将围绕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这一核心,可能涉及发行制度、交易机制、做市商制度、衍生品市场发展等方面的持续优化,目标是打造一个更具韧性、活力和包容性的市场生态系统。

  二是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培育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这是实现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和资金保障。一方面,监管层将继续从全链条入手,着力推动上市公司提升经营业绩、规范运作水平和股东回报能力,真正使得上市公司成为价值的创造者。另一方面,将大力推动养老金、保险资金、银行理财、社保基金等中长线资金入市,并为其创造更加友好的政策环境(如优化考核机制、税收安排等)。“耐心资本”、“战略资本”等提法,凸显了引导资金关注长期成长价值、减少市场短期波动的政策意图。

  三是健全法治供给,强化立体化追责,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强监管”将是“十五五”时期的鲜明主线。会议明确提到了股票、债券、衍生品、跨境监管等重点领域的法律制度建设,以及完善“立体化追责体系”。笔者认为,在这一政策宣示的大背景下,相关的法律动作都有可能进一步强化。

  立法进程很可能会加快,如《公司法》、《证券法》的配套规则、司法解释等有望将进一步完善,可能围绕资本市场新型违法行为、跨境监管协作等推出新举措。执法过程有望强化:对财务造假、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毒瘤”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行政、民事、刑事追责体系将协同发力,大幅提高违法成本。投资者保护将加强:中国特色证券集体诉讼制度(如特别代表人诉讼)的应用将更趋成熟,投资者获得赔偿的渠道更加畅通。

  四是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支持优质企业回归。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将从“通道式”开放迈向更深层次的“制度型”开放。“制度型”开放意味着更注重与国际成熟市场在规则、标准、监管等方面的对接与互认。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RQFII)制度、拓展互联互通标的(如ETF、债券通深化)、支持境外优质企业(很可能是已境外上市的红筹企业)回归A股(发行CDR或直接IPO)等,都是重要抓手。这将进一步提升A股市场的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全球要素资源配置。

  五是强化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问题研究。吴清特别强调了专家学者和研究平台的作用,这表明监管层的决策将更加注重科学性和前瞻性。对数字金融、人工智能在资本市场的应用、ESG投资、金融风险传导机制、全球金融治理变革等重大课题的深入研究,将为未来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确保改革行稳致远。

  深化市场改革 布局长远

  基于对“十五五”资本市场政策方向的研判,建议投资者:聚焦“高质量”主线,拥抱核心资产。拥有核心竞争力、良好公司治理、稳定分红纪录和持续成长能力的“高质量上市公司”将成为市场稀缺的“核心资产”,享受估值溢价。

  把握中长期资金偏好,布局价值与成长。高股息、低估值的价值板块(如部分金融、公用事业、消费龙头)仍具备配置价值;同时,符合国家战略方向、具备长期高成长潜力的赛道(如高端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也将是这些资金重点布局的领域。

  关注金融科技与开放受益领域。券商龙头、金融IT服务商、跨境金融服务机构等有望受益于市场活跃度提升、产品创新和开放进程。纳入互联互通标的的优质公司及可能回归A股的优质红筹企业也值得关注。

  (作者为华福证券首席市场分析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