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租金回报率高,吸引不少投资者买楼收租。如想购买物业收租并申请按揭,租金收入可纳入银行的入息审核,从而提升借款人的借贷能力。然而,银行在计算租金收入时,通常分为“实际租金收入”与“预计租金收入”两种方式。这两者的计算方法有何不同?又有哪些注意事项?笔者将在本文中为大家详细介绍。
从银行批核按揭层面,物业租金收入分为两种,分别为“实际租金收入”及“预计租金收入”。当物业每月已有租金收入,且租约已完成打厘印,银行会视之为“实际租金收入”,并容许将租金收入的八成计入借款人收入,以协助通过入息审核。
而“预计租金收入”则指尚未出租的物业预期可获得的租金收入,银行会委托测量师根据市场租金估值进行评估。不过,从银行审批的角度来看,这类租金收入较为保守,一般最多只会将租金的六至七成计入借款人收入。
以租金收入2万元为例,若属实际租金收入,银行会把1.6万元(2万×80%)计作入息;若属预计租金收入,银行最高只能把1.4万元(2万×70%)计算在内。不过有个别银行或会放宽此惯例,允许预计租金收入以八折计算,从而提升借款人的借贷能力。由于各银行对预计租金收入的评估标准不尽相同,建议事先咨询银行或大型专业按揭转介公司。
不接受楼花作申请
虽然买楼收租的按揭门槛看似较易通过,但在按揭层面有三大事项需要留意。
首先,由于按揭保险只适用于自住物业,买楼收租的按揭成数上限只有七成,买家需准备至少三成的首期。
其次,所购买的单位必须为现楼,一般情况下,银行不接受楼花作为预租按揭的申请。
最后,租金收入确实可以计入借款人的收入,但借款人本身必须具备工作或其他收入,租金收入仅能协助提升其借贷能力;若借款人仅有租金收入,银行基于风险考量,未必会批准其按揭申请。
(作者为经络按揭转介营运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