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清华大学主办的“高级公共管理硕士香港政务人才项目”课程昨日在北京举行开学礼,学生包括三十多位来自香港相关管理课程的大学毕业生及在职青年。
这是一个十分值得介绍和重视的课程项目。首先,这是内地高校首个向香港招生的公共管理专业硕士项目,其中,常规课程将每个周末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上课,每学年集中在北京清华大学上课三个星期,并有机会去英国牛津大学研修两个星期,与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公共管理人员交流。
当然,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并不仅在於可以“遊学”多地,而是此一课程对特区政府培养公共管理人才和公务员培训都将会带来不少助力。
日前,某一青年团体曾发表一项调查报告,显示被访问的年轻人、大学生中,愿意加入政府工作、选择当公务员的只有十分之一,而他们视公职为畏途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工”经常要面对批评和捱骂,另一个原因就是有关的训练课程不足,不知如何掌握公共管理以及行政、政治工作的办法与窍门。其实,不仅学子不知如何进入“官门”,就是在职公务员以至高官,回归后要面对的问题,不少也是从前鲜有接触和未曾处理过的新课题。其中,最明显的莫过於二十三条立法以及遏止“港独”活动了。
当然,回归以来,特区政府对此也不是没有回应,各间大学的公共行政管理学系已加入了基本法等相关课程,各级公务员也分期分批赴京进修,学的是国情、宪制和基本法相关知识,但始终只是短期进修,欠缺系统的、完整的学习,这对进一步改善公共管理、提高施政水平和效率,以及对国家宪法和基本法的认识,都是亟待进一步提高的。清华大学昨日开学的公管硕士课程,内容是为香港特区“度身订造”,值得特区政府公务员事务局借镜和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