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港股 > 正文

风灾突显环保重要性

2018-09-28 03:16:5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安里控股董事总经理 徐佩芝  

  超强颱风“山竹”以中心持续风速每小时250公里的姿态掠过香港,并引发严重风暴潮。政府与市民虽已有所準备,但经过具破坏性的风力及强雨带肆虐后,香港多处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犹幸,香港人能以正面积极的态度应对灾后一切,为刚遭到风暴蹂躏的香港带来一股正能量。

  是次风灾威力强大,导致树木倒塌、交通受阻;甚至断水断电,家园尽毁。不少热心市民自发帮忙善后,齐心合力重建家园,并发挥守望相助的精神,比如多区居民,不分年龄、国籍、职业,自发组队清理垃圾,让受破坏的环境得以迅速复原。

  更令人欣慰的是,市民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眼见一些年份久远(如20年前的塑胶水樽)的垃圾被大自然“归还”冲到岸上;大量难以分解的发泡胶垃圾随大浪湧到路面;不少陪伴自己成长的老树被吹倒,这些都给大家一个警号,香港虽为一个福地,但安枕无忧的日子并非必然。

  如果全球暖化持续,超强颱风出现机率增加,未来香港将面对更频密的超强颱风及其他极端天气。“山竹”过后,市民的环保意识明显提高,将来定会更加爱护环境。如此看来,亦算是因祸得福。

  其实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人口逾700万,佔全球人口0.1%,对於应对环境挑战责无旁贷,市民自发爱护环境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政府理应带头做个好榜样。

  目前香港政府制订关於环保的目标过於保守,比如仅追求3%至4%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供应,但这目标比起其他发达地区追求实现50%可再生能源供电的目标而言仍然是大为落后。破坏环境带来的灾祸,无人可以置身事外,如果政府不在环保问题採取更积极的态度,有可能会使极端天气对香港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未来或会带来比“山竹”更具破坏力的颱风。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