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港股 > 正文

美学者:港经济够韧性可抗贸战

2018-10-24 03:16:5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William Overholt指香港经济有韧性,可抵禦贸易战带来的衝击 大公报摄

  【大公报讯】记者黄裕庆报道:长久以来,香港一直扮演内地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桥樑。香港作为中国一部分,在中美贸易关係持续紧张之下,传统上美国对香港所採取比较支持的态度会否改变令人关注。美国哈佛大学甘迺迪学院资深研究员William Overholt表示,有关风险确实存在,但指香港“可能是世界上最强韧的经济体”,可抵禦贸易战所带来的挑战,但忧虑社会低下阶层会承受较大痛苦。

  在最近十几年,William Overholt一直於智库组库从事政策研究,过往亦曾出版多本著作,主要涉及美国与亚太地区国家之间的关係。他昨日在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经济研究所举办的研讨会上指出,预料中美贸易衝突将会维持一段长时间,由於中、美两国都面对相当大的财赤问题,一旦贸易战的影响於日后陆续浮现,两国经济都会变得脆弱。

  儘管美国经济现时表现强劲,他说背后原因是政府採取减税措施和赤字预算,无法长久,例如保持好景两、三年后,或会再次受到经济衰退的打击,有机会是於2020年发生。他警告说,由於美国的财赤相当庞大,一旦再还上经济衰退,将会是“既深且长”和“非常严重”。

  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经济研究中心副所长宋恩荣出席同一场合时说,假如出现“新冷战”局面,香港自然会被视为站於中国一方,从政治层面来说,美国的确“有可能取消予以香港的特殊待遇”;不过从经济层面而言“未必悲观”,由於美国与香港之间有特殊的经贸联繫,美国可能藉此来克服美商在内地市场可能面对的困难。他说即使中美贸易战持续,中国仍然继续开放市场,欧洲和日本公司可能比美国公司更能从中得益。

  德勤在2018年中国投资手册《走进中国─在华投资指南》中表示,预测2018年中国经济增速将放缓,此趋势可能会持续到2019年。德勤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许思涛表示,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及中美贸易摩擦,为中国传统的经济增长动力(出口)带来压力。不过他认为中国最好的应对策略“并不是以牙还牙的关税措施”,而是应该针对开放国内市场(尤其是服务行业)制定清晰的时间表以及实质措施,同时通过放宽市场准入缓解紧张的贸易局势,这也与国内的改革进程相符。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