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内地政策面全面转暖,刺激A股、港股出现报复性反弹;周二,意大利预算、中东乱局,衝击全球金融市场,避险情绪上升,港股惨被打回原形。其中A股抗跌能力,明显强过港股。随着内地政策底出现,A股反弹的可能性仍大。反观港股,在外围动荡加剧下,短期波动可能较A股更大。
儘管A股已现“政策底”,但仍有待接受“市场底”的考验。根据A股历史上几次至暗时刻,“政策底”、“市场底”、“基本面底”三者之间均存在着明显的时滞关係。大部分情况下,“政策底”先於“市场底”出现,而“市场底”先於“基本面底”出现,领先的时间有时候会长达到半年到三个季度。换言之,A股弹完之后,仍有可能再次回落寻找市场底。而市场真正的底部,也许要到明年。
上周末内地公布了《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加上国务院和证监会多次强调降低税负、促进投资的政策导向,显示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稳定已经成为政府高层关注的核心问题。
相较於中美贸易战的不可控,做好自己的事情更为重要。随着利民生和利民企政策的稳步推出,料短期有助於改善市场的悲观情绪,中长期更可改善上市公司的基本面。
接下来有两个时间点需要关注,一是中共十九大四中全会,二是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央行官员近日已明示正研究比美国更大规模的减税,以及支持民企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若属实将再次激活民企活力,以及刺激内需上行。相较於下个月中美领导人会谈,四中全会更值得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