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提到对大家乐(00341)的投资价值有保留,本周继续讨论这个问题。大家乐旗下拥有多个食肆品牌,除大家乐,还包括一粥麵、意粉屋、上海姥姥、THE CUP、丼丼亭、米线阵等等。多元品牌经营有许多优点,例如增加收入(一个商场不可能有两间一粥麵,通过两个或以上品牌食肆,自然增加收入);具有分散风险功效:当经济畅旺,高档食肆生意滚滚,遇到经济放慢,高档食肆收入下降,平民餐厅则其门如市,具互补功效。
话虽如此,多元品牌经营并无必然竞争优势,毕竟经营一个品牌,是由零开始。品牌A取得成功,不会帮助到品牌B。由於大家乐并没有列明不同品牌的经营状况,仅仅在业绩报告内区分“速食餐饮及机构饮食”与“休閒餐饮”的收入表现,所以很难作出判断该公司的多元品牌策略是否有改善的地方,但笔者目测所见,公司管理层或需要调整品牌数目,以及在分店选址要仔细研究。
业绩为王。大家乐近年营业额稳步提升,2014年至2018年间,收入由69.9亿元,逐年递增至84.27亿元。然而,股东应佔溢利却是另一回事,於2014年至2018年间,盈利分别录得5.81亿、5.86亿、5.17亿、5.03亿、4.58亿元,呈现向下趋势。今个财年首六个月出现逆转,盈利2.39亿元,增长16.2%,或3341万元。
在翻查中期业绩报告后,发现大家乐业绩改善主要归功於固定资产减值及出售减少。该公司今年首六个月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录得276万元亏损,去年同期亏损为901万元。另外,去年中期因物业、厂房、设备作出2054万元减值亏损,今年上半年就没有这笔款项。换言之,大家乐今年上半年就两个项目便减少2679万元支出。此外,原材料及包装成本减少2355万元,也是重要盈利增长因素。
单单一份中期业绩难以让投资者对大家乐经营前景改观,盈利能否持续恢复增长,大家不妨拭目以待。笔者认为,投资者暂时不宜沾手这隻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