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港股 > 正文

三隧分流 勿“塞”良机\清水河

2019-01-21 03:17:4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中环及湾仔绕道昨日通车,但真正考验则是在今天,这条耗资三百六十亿元建成的交通枢纽,能否在上下班车流高峰中发挥出应有的疏导作用,备受关注。有关部门应当密切留意随时应变,以免出现“顾此失彼”的交通堵塞现象。

  绕道通车后,若一切顺利,则长期困扰香港交通的一个堵车黑点─西隧连接路的挤塞情况将会得到有效纾缓,这将造就善用西隧剩余容量作分流的条件,合理分散三条隧道的交通流量,以从根本上化解香港的拥堵癥结。本周三的立法会,政府将动议有关“三隧分流”的议案,能否得到议员支持,不仅影响三条隧道的流量,更对香港长远发展有密切关连。

  香港交通堵塞,情况越来越严重,在不可能短期内建成新跨海隧道的情况下,有效理顺现有交流资源,显然是一个能即刻见效的最可行办法。

  从理论上而言,“三隧分流”方案能发挥四个好处:第一,能有效纾缓过海交通挤塞;第二,能大幅减低对非过海车辆及乘客的影响;第三,锁定驾驶者需付的西隧费用;最后,每年可节省约8亿元社会成本,以及每年减少经车辆排放产生约四千公吨二氧化碳,改善香港的空气污染。

  当然,理论归理论,一旦涉及实际利益时,难免会引来反对声音。例如,对於一些不需要使用西隧的驾驶者来说,红隧及东隧收费大增,负担增加,势必极力反对。而一些反对派政客,亦出於选票考虑,提出各种修订,反对任何隧道加价的决定。

  问题在於,如果此次“三隧分流”失败的话,不仅意味着交通拥堵的情况无法得到改善,到2023年西隧专营权届满,市民将要面临更大幅的隧道费加价压力。是让一个恶性循环不断上演,还是採取一个对各方均有利的折衷方案?其实并不难作出选择。

  昨日绕道的开通,是为化解交通问题打开了一道便利之门,各方勿再“塞”良机矣!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