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周一先升后回,盘中一度突破去年十二月初高位(27260点),创下三个半月新高,但明显高位受阻。周二传出美国即将正式引渡华为CFO孟晚舟,拖累大市气氛。随着短期不确定性上升,料大市调整为主,等待谈判结果再定夺方向。
近期医藥股反弹兇猛,几家龙头公司的股价由月初底部回升了三成以上,很多投资者均有一个疑问:医藥股还有没有中长期的投资价值?
医藥股去年受政府一致性採购政策拖累,出现了一致性抛售浪潮,绝大多数公司股价已跌至惨不忍睹、面目全非。在政策缺乏稳定性,业绩也缺乏预测性的情形下,估值系统崩溃,投资者以脚投票。对医藥股感觉矛盾的投资人很多,一方面中国刚进入老年化社会,医藥行业值得看好,另一方面医藥公司未来业绩不好预测,买入作长线不踏实。
上周四,政府的集中採购方案落地,应有助於政策趋向稳定。根据相关文件,未来政府集採将有规可依,除了仿製藥降价常态化及有序化外,全国性的联动进度也会放缓。在笔者看来,此举至少对医藥股估值带来修复,龙头公司回升至往绩(2018年)20至25倍市盈率,应是合理预期吧。
不过从中长期看,政策打压仿製藥、鼓励创新藥的趋势不会改变,只有现金充沛、产品结构良好的龙头企业(以恒生指数成份股中的藥企为代表),才可能在这场淘汰、出清赛中胜出。
2019年被认为是中国A股大牛市的起点之年,自2015年股灾以来连续四年的熊市极有可能在今年结束。现在很多投资者纠结的是大牛市的底部,到底是在上半年还是在下半年出现?如果是大牛市,该买价值股还是成长股?
从估值角度看,可以考虑以银行为代表的价值股。现价的市淨率(PB)估值已在历史最低部,淨资产又稳定增长,淨资产增长会推动股价上涨,对於保守的收息一族而言,这类大盘价值股应是一个不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