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经济下行、外部需求减弱等逆风劲吹之下,今年首季中国外贸保持平稳,以美元计价的三月出口反弹百分之十四点二,扭转二月份跌势,带动首季出口录得百分之一点四的正增长。这突显中国推出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发挥作用、见到成效,而中美之间贸易争端带来的不稳定影响,总体依然可控。
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可控
其实,中国主动扩大开放,可望释放外贸更大增长潜力。随着增加进口政策落实,加上“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不仅有助外贸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增长势头,对中国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也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也为新一轮全球化发展注入正能量,促进国际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抵销贸易保护主义的消极影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过去三个月两度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可知道经济下行压力比预期为大,而世界贸易组织亦将今年国际贸易增长预测由百分之三点七大幅调低至百分之二点六,以反映国际贸易摩擦加剧风险上升。在这客观环境之下,全球外贸前景实在不容乐观。
主动扩大开放对抗逆风
不过,今年首季中国外贸成绩单表现不俗,在出口增长百分之一点四与进口下降百分之四点八之下,贸易顺差同比扩大七成至七百六十多亿美元,外贸继续对经济增长作出一定贡献。
值得留意的是,今年首季中国对美国出口下跌百分之八点五,而自美国进口则大跌百分之三十一点八。贸易战并无改变中国对美国维持贸易顺差局面,单是三月录得贸易顺二百零五亿美元,佔该月三百二十六亿美元整体贸易顺差的六成。
中国外贸表现优於预期,相信与下列三项因素有关:(一)主动扩大开放、增加进口,成为外贸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的重要因素。今年首季中国对欧盟、东盟、日本等贸易夥伴进出口呈见较快增长,其中对欧盟出口增幅达到双位数。
区域经济发展有利外贸
事实上,继国家主席习近平上月下旬对意大利、摩纳哥和法国进行国事访问之后,近日总理李克强赴欧洲出席第二十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第八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这对中欧经贸关係进一步深化,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长保持强劲,优於整体表现。今年首季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值二万亿元,增长百分之七点八,高於外贸整体增速四点一个百分点。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势成为拉动未来中国外贸增长的主要引擎。
(三)中国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成为外贸增长催化剂。目前正争取在2020年达成高水平的中欧投资协定,而中日韩自贸区第十五轮谈判,就贸易、服务贸易与投资规则取得进展,三方共同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夥伴关係协定(RCEP)已取得共识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水平,打造RCEP+的自贸协定。
总而言之,今年中国外贸开局良好,经济底气足,首季经济增长可望达到百分之六点五至百分之六点六,高於去年第四季的百分之六点四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