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港股 > 正文

他强由他强 清风拂山岗/谷运通

2019-05-15 03:17:4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中美贸易战演变至现在的状况,恐怕超出大部分人的预期。对投资者而言,这绝对是一段非常难熬的时光:在经历过半年来两次的空欢喜之后,对最后的谈判结果已不抱希望。焦虑和大幅震荡,可能主宰未来一个月的市场走势。

  我们可以对最坏的谈判结果做一些预测,看看对内地经济、中资股业绩的影响有多大。根据一家中资投行所作的研究,在最悲观情形下,美国对所有中国出口商品(500亿美元+2000亿美元+余下的325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那麼未来一年内,中国对美出口将减少约1580亿美元,拖累中国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而海外中资股的每股盈利将减少九个百分点。

  表面数字也许不怎麼吓人,中美双方也可以通过出台对冲政策减低各自受伤的程度,但如果考虑到对其他层面的影响,比如对现有全球产业链的破坏、中美政经关係的全面交恶,全球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重临,而最后的结局恐怕比2008年金融海啸更为严重。

  基於目前信息上的不对称,局外人很难对中美贸易谈判的前景,做出比较準确的判断。从微信朋友圈的一些热门讨论,隐隐约约感觉到中方已对中美贸易战最坏的结果做好了準备。有人说中方对美谈判策略已变,不再一味妥协以换取协议。既然不可能满足对方欲望,乾脆忍一时之痛,置诸死地而后生。

  全球金融市场会不会爆发系统性风险,未来一个月是关键。中美双方贸易谈判仍未破裂,但美方已启动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余下325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也摆出了一副箭在弦上的模样。这种情况令人联想到中美韩战谈判的历史,双方在1951年已开始停战谈判,但真正促使美方达成协议的,却是1952年10月的上甘巅战役。上甘巅战役是韩战最惨烈的一次交锋,没有人希望悲剧在金融市场重演。

  贸易战拖累出口,令内需市场成为中方应对外部不确定因素的重点,中国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的大趋势只会加强。建议投资者逐步逢低吸纳内需股份,特别是受益内地消费升级趋势及产业升级趋势的质优龙头公司。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