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个多月,香港爆发了97以来最严重的示威活动。身处其中,我们的情绪很难不受到影响。儘管暂时来看,对市场的衝击不大。但群众运动如果被少数极端派继续劫持,而社会理性的声音又被淹没,市场风险一定会增加。对於短期投资者而言,跟着中报走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和大部分欧美经济体相比,香港整体经济并不差,但市民幸福感滑落,民怨不减反增,相信和愈来愈高昂的楼价有密切关係。房屋和土地政策处理不好,年轻人对未来感觉不到希望。很多人都说香港是块福地,希望这次也一样可以大步迈过。
今年的上市公司中期业绩期已展开,根据投行的分析,整体而言海外中资股上半年盈利增速预计为12%,较去年同期的6%增速为高。其主要动力来自为保险与券商等金融行业(盈利同比增速从2018年的0%大幅攀升至17%);相比之下,非金融盈利同比增速可能从2018年的15%下滑至7%。
从已公布的盈喜情况看,内房、物业管理、教育、通讯天线设计及生产商,上半年业绩普遍不俗。受政策不明朗影响,医藥公司的分化比较严重,仿製藥企业的高速增长受到抑制,估值下调,创新藥则受益於政策和市场风格转变,估值上调。笔者继续看好天线设计及生产商、创新藥龙头公司。
刚结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经济政策做出了部署。总的指引是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
货币政策要鬆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即保持“稳增长”和“防风险”之间的平衡。上半年受益减税降费政策的行业,下半年预料会继续有好表现。
至於房地产政策,政治局也重申了用来住的政策理念,但同时也强调不会再以房地产刺激经济,这和近期监管层收紧对房地产开发商通过信讬,与海外发债进行融资政策脗合,对内房股影响短期中性,中长期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