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清算银行最新报告,香港外汇日均交易额急升至六千三百二十亿美元,但仍输给新加坡半个马鼻,只得“梗颈四”。当前香港须进一步拓展离岸人民币业务,奋力争入全球外汇前三位置。其实,香港经济与金融持续受益於与内地融合发展,穆迪将香港信贷评级展望降至负面,显然理据不足。
内地与香港深化融合,持续为香港经济注入新动力。国家在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帐有序开放的过程中,香港一直扮演着先行先试的角色,造就香港成为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市场,随之带动外汇交易量大幅上升,令香港在全球外汇中心排名提升。
受益与内地融合发展
国际清算银行最新报告显示,香港外汇日均交易额在过去三年显著增加逾四成,今年四月达到六千三百二十亿美元,较亚洲外汇“一哥”新加坡少了十亿美元,仅输了半个马鼻而已,维持全球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前三分别是美国、英国与新加坡。
离岸人民币业务活跃
香港外汇市场大跃进,一方面是离岸人民币业务规模不断扩大,香港拥有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资金池,贸易融资、债券发行日趋活跃;另一方面则与近年港元套息交易急增有关。
由於美息持续高於港息,带动买美元、沽港元的套息交易十分活跃,从而刺激港元交易量,令港元跻身成为全球第九大外汇交易货币,排名提升四位,在第八大交易货币─人民币之后。
反驳穆迪降港评级谬论
随着离岸人民币业务进一步扩展,有理由相信香港外汇市场可以更上一层楼,争入全球前三位置,但目前香港首要止暴制乱,重新聚焦发展经济,否则当前大好形势,随时付之流水。
其实,深化与内地融合,是未来香港经济的主要出路。评级机构穆迪以暴力衝击事件、与内地紧密联繫等理由,就将香港信贷评级展望降至负面,实在难以令人信服,缺乏理据支持。
事实上,香港外汇储备达到四千三百多亿美元,再加上财政储备一万一千亿港元,即相当於政府二十三个月开支,更佔本地生产总值约近四成,财政实力毋庸置疑,有能力应对各项挑战。
最重要的是,深化与内地融合,为香港经济与金融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只要香港进一步发力拓展离岸人民币业务,向着离岸人民币投融资与资产管理中心的方向进发,香港外汇市场超越新加坡、打入全球前三位置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