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局变化之快,有时候连市场短线交易者也反应不过来。以上周为例,恐怕没有多少人预计到美国会延迟新一批中国货物关税半个月。中方亦投桃报李,免去部分美国农产品关税,金融市场气氛随之马上逆转。而周末沙特油田被袭击,导致油价暴升,亦再次提醒我们,当世界进入美国人只出口不出手之时,做好自己的事情是最好保护自己的方法。
从政策层面看,随着全球货币政策出现宽鬆潮,内地进一步放鬆货币政策的可能性增加。假如中美贸易战持续,内地出口继续受挤压,加上中小银行去槓杆、地产政策多方面收紧等,央行採取行动的必要性上,比如下调MLF、LPR利率,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年内继续大幅降準以提升银行的流动性等。
最近和业内朋友交流心得,发现大家最关心的,是人行降準后,内地股市和港股会不会重演年初大幅反弹的一幕。大部分的观点是,央行降準加上九月中下旬全球主要央行可能的减息,市场流动性会大为改善,从而带动大盘继续向好。不过,受制於宏观基本面和估值偏高的压力,上升空间有限。后市表现极有可能继续炒股不炒市。
经过过去数月以来的上升后,大部分内地消费龙头,如医藥、物业管理、体育服装等,估值有点偏高,上个星期出现了一至两成左右的调整,技术上已去到50天平均线,属於较强的支持位。只要不破上升轨,就应该买进,等待第三季季报公布。
除了要善加利用每次调整,吸纳这些代表中国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趋势的优质龙头,短期可关注一些周期性板块龙头,比如汽车(日系龙头)、水泥煤炭和内房等。
此外,周四开始的新一轮中美贸易谈判,跨度近一个月。如果双方能达成部分协议,如取消部分被加征的关税,中国开始大量购买美国农产品、石油气,均会刺激相关的公司股价大幅反弹。当然,别忘了人民币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