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黄金周结束,沪深港股票市场昨日复市。如果说,A股节后上涨一点也不意外,那麼港股不跌反升,就有些出人意料。示威人士在这三天造成的破坏,被形容为二战以来香港最黑暗的日子,但是市场的反应,似乎出奇的平静。这中间有什麼启示,确实值得投资者深思。
正如一些投资者所担心的,以现在的政经乱局,要在港股市场揾食,无异於在刀刃上赚钱。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又好像不是这麼可怕。
君不见,一些强势的内需龙头股,即使面对“枪林弹雨”要挟,近日还是创下了新高。这类股份出现和大市背离的走势,到底是内地资金抱团取暖,还是有其他因素?
我们参考一下九月港股通数据,该月淨流入的金融,由8月的586亿港元下跌83.5%至9月的97亿港元。如果和同期的陆股通(香港流入A股市场的资金)相比,淨流入A股的资金总额为647亿元人民币。很明显的是,从资金流向看,热钱对A股市场更为青睐。
虽然如此,今年头九个月,累计港股通淨流入额却高达1593亿港元,较高盛近期预计的本港40亿美元流出,仍然高出一倍半以上。即是说,本港金融市场的资金池,还是如磐石般稳固。如果没有港股通机制,相信外资大佬早已搅得港股一片腥风血雨了。
本港政经乱局短期看不到有解决的迹象,市场的焦点或回到即将举行的中美贸易谈判。将於本周四、五在华盛顿举行高级别经贸磋商,较乐观的预期是搁置或再次暂缓即将上调的关税(10月15日到期),而更多有可能达成的成果,则等到11月在智利举行的亚太经合峰会上达成。
可以预期的是,在贸易战未停止前,美方的极限施压会持续加码。传闻中的金融战,会抑制中资股的估值向上空间。另一方面,美国议员提出的《香港人权及民主法案》,最快本月交参众两院表决。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到时中美政治关係再起风云也不可不防。
虽然前景充满不确定性,但是内地经济基本面却出现改善信号。9月官方及财新製造业PMI均胜预期,如果本周中美会谈宣布停火,相信有助於经济回稳。否则关税如期於10月中调高,令经济底部的时间增加。
往前看,市场即将迎来第三季业绩公布,从黄金周消费增长8.7%来看,内需龙头的增长潜力仍在,可继续关注医藥、教育、物业管理、体育服装等行业的龙头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