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国次季经济迅速转为正增长,主要动力来自工业生产较快复原\中新社
中国防控疫情取得成效,复工复产加快推进,带动次季经济呈现V形反弹,回复正增长。由於预期投资与消费动能在下半年进一步释放,中国经济复甦势头将可持续,全年经济有望高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的增长预测。
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中国,上半年经济成绩单备受全球关注。虽然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仍然收缩1.6%,但次季经济却出现积极变化,录得3.2%正增长,扭转首季6.8%的跌幅,令中国成为首个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之中率先复甦的经济体,呈现V形反弹,提振全球市场信心。
复工复产拉动经济
中国次季经济迅速转为正增长,主要动力来自工业生产较快复原,次季回升4.4%,扭转首季7.1%的跌幅,其中6月增幅为4.8%,显然与疫情防控取得成效、加快推动复工复产有密切关係。
消费与投资待发力
同时,一场突如其来疫情,突显中国製造业韧性与优势,具备完整的供应链与产业链,有较强的抗逆能力。例如中国口罩日产量可在一个月内由1000万隻增加至1.2亿隻。
不过,消费与投资拉动经济仍有待发力。次季消费品零售总额下跌3.9%,其中6月跌幅为1.8%。受到防控疫情措施影响,迄今消费尚未完全修复,特别是餐饮、旅遊与酒店消费,惟网上零售在上半年逆势增长7.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高达14.3%,反映直播经济成为疫情之下的消费新亮点。
全年增幅料高於1%
至於固定资产投资,首六月下跌3.1%,跌幅比首五月收窄了3.2%。不过,房产投资已转跌为升,而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6.3%的正增长。令人欣喜的是,中国实际使用外资连升三个月,令上半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跌幅收窄至1.3%,其中美国实际对华投资逆势增长6%,可见中国市场足够大,持续成为外企投资乐土。外商投资拉动下,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有望提速。
由於中美经贸关係存在不确性,而全球疫情又未受控,其中美国疫情出现大反弹,世界经济难言脱离危险期。即使上半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仅下跌3.2%,表现优於全球,但欧美等外部需求不容乐观,需要更多依赖内需,市场期待更多促消费、促投资等政策措施出台,包括减税降费,刺激个人消费与企业投资,加上银行存款準备金率还有下调空间,引导融资成本降低,成为进一步推动经济复甦的主要动力来源,全年经济有望高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的增长预测。
中国经济数据公布后,A股与港股昨日出现显著回调,上证综指与沪深300指数分别下跌4.5%与4.8%,而港股则跌2%,累积升幅大的科技股与消费股沽压最大,内地股王茅台与香港股王腾讯分别急跌7.9%与5.5%。
从最新经济数据可知,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预期对A股与港股有一定支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