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港股 > 正文

安里人语\从咖啡豆看经济\徐佩芝

2020-07-17 04:24:0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随着文化普及,上班族对生活要求逐渐提高,手中的一杯咖啡可说是中产人士象征。其实,咖啡豆的价格某程度上更能反映社会实际的经济状况。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全球经济衰退,全世界处於封锁当中,导致各国失业率上升、家庭收入下降,消费者对物品价格更加敏感,继而转向价格较相宜的产品。例如在咖啡市场,速溶咖啡粉大受消费者欢迎,高端咖啡市场如精品咖啡和公平贸易咖啡豆销量则相对减少,花旗集团一项分析指出,今年下半年阿拉比卡咖啡豆期货预计将下跌约10%。

  在过去一个月,从期货市场可以看到农产品出现了两极化发展,一些日常生活必需的农产品,例如玉米、黄豆等价格已逐步回升。相反地,咖啡豆或可可豆等非必需的农产品却仍处於低位,未见反弹。国际咖啡组织於5月底推出的报告指出,过去3个月咖啡豆价格曾经历剧烈波动,而新冠肺炎大流行更加剧了波动现象,直称这是“前所未有的供需衝击”,并对全球2500万咖啡生产商与农民,产生重大影响。

  与此同时,咖啡零售店亦受打击,以连锁咖啡巨擘星巴克(NASDAQ:SBUX)为例,今年5月,美国同店销售按年下跌约43%,而内地星巴克同店销售则按年下跌约21%。星巴克预计,接下来的18个月内要关闭400间店舖,改为在办公人口较密集的大城市重开约300间“外卖店”,并只提供外卖自取服务。正因为疫情爆发,令一众顾客为了避免要除下口罩增加受感染风险,因而减少外出用餐,多数改为外卖,食客消费习惯的改变,迫使星巴克重新思考定位。

  最近,麦肯锡就新冠肺炎对於未来消费的影响作出一项调查,并访问了美国、中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合共五个国家的消费者。结果显示,超过一半受访者同意未来会更谨慎花费,并减低在非必需消费品上的支出;约八成受访者会减少出外用餐,以避免群聚感染,相信咖啡豆的需求在短时间内亦未必会回复之前的水平,再加上隔离措施鼓励企业实施弹性上班,或是保持居家办公室直至疫情受控,令咖啡变成了可有可无的商品,需求量大幅下滑。

  在疫情之下经济前景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各国推出减息或印钞票等措施救市,但同时措施会令货币价值下跌,资金转移到投资商品期货来保值,例如是能源、金属、农产品或家畜,以避开地缘政治的影响和通胀的风险。但在现时社会的情况下,属於半奢侈农产品的咖啡豆短期内未必回复到疫情前水平,因此建议投资者可先留意金属和能源期货。未来随着各国的隔离令开始放宽,经济复甦至约八成以上,市民开始回复正常上班,失业率逐渐下降,咖啡豆期货价格才会有机会渐见回升。

(作者为安里控股董事总经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