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港股 > 正文

进退有道/理性看待蚂蚁上市\王子森

2020-10-26 04:23:4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蚂蚁集团估值不断上升

  近来市场一大话题,便是蚂蚁集团估值一再上调。从最初的2250亿美元,提高到2500亿美元,然后到2800亿美元,最近更传升到4000亿美元。再好的业务若估值太贵,便不算是好股票,此乃股市中的金科玉律。若蚂蚁集团最后坚持以约4000亿美元估值上市,不单有机会危害阿里巴巴市值出现泡沫,并有机会代表港股短线见顶。

  10月21日,中国证监会同意蚂蚁集团科创板IPO註册,宣告A股互联网金融第一股即将登陆。随后,蚂蚁集团更新招股书并公布上市发行方案。根据蚂蚁的发行计劃,A股和H股按照1:1比例,分别发行16.7亿股新股,合计发行新股数量不超过总股本的11%。阿里巴巴集团将通过全资子公司天猫认购蚂蚁在科创板的新发股票,但是在蚂蚁IPO完成后,阿里巴巴持股比例依旧不超过33%。

  除了阿里巴巴外,蚂蚁在科创板IPO还吸引了包括中投公司、中国社保基金、新加坡淡马锡、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阿布扎比投资局、沙特公共投资基金等全球十大主权基金中的六家。而他们认购的股份同样要受到50%限售12个月和50%限售24个月的约束。认购限售期最高2年,为科创板最严纪录。

  首先,蚂蚁集团突然宣布在A股进行IPO,并成功在科网股上市,实际上有“打尖”嫌疑。当然中国现在对於核心企业确实应该有优惠政策利好其回本国上市。但问题在於“畀面派对”只会令上市估值昂贵,反而将二级资本市场的水位都榨乾了,散户股市投资者再高追就可能被“割韭菜”了。蚂蚁集团2019年利润只得阿里不到两成,当时阿里估值才约8000亿美元水平,蚂蚁估值却被吹捧到4000亿美元,明显不合理。

  今年年中之时,中美也曾因华为能否使用美国芯片起了争端。当时,令中国不少投资热点都指向研发自己的芯片。中芯国际乘势回到科创版上市,首日上市价为27.6元人民币,一开市更爆升至全日高位兼上市高位95元人民币。此后拾级而下,至目前不到60元人民币水平。H股目前也只得20港元水平。

  由此可见,科创版高调上市的瞩目新股一般都难以成为优良的投资机会,因内地投资气氛太炽热。同时,因A股已经存在投资渠道,也会分薄H股市场的投资需求。这对港股投资者来说都是一种不利因素。最近金管局连番接钱,证明已有资金为认购蚂蚁集团新股作準备,但过分炽热的市况作者一向有戒心,散户应等待蚂蚁集团正式公开招股时之估值再决定认购。

点击排行